罗振宇用“向死而生”作为《罗辑思维》的第一期话题,讲诉了死亡这件事情对于生命的意义。然而大多数普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艰难时刻,难得有如此的通达。
今年年初,我被公司从湖南调往温州市场,刚熟悉了市场,又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家宅了一个月之久,准备返工之时又被通知上海有新的项目需要人手,调我去上海。这一系列的变动让我既摸不着头脑,又有了满心的抱怨,一度难以回复工作状态。
或许这样的柴米油盐才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日常,我们时常被这样的生活折腾得焦头烂额。每每有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的念头涌上来,这个时候是很难用这样的理性来平复内心的。然而作为一个成年人,也就意味着不再有人需要为你的情绪负责,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我们自己和解。
那些极大影响我情绪的事情,写下里也不过百十来字,现在仔细想想其背后的根源,还是对不稳定的厌恶和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当我知道了这些情绪的根源时候,我就很容易跟自己和解了。
当我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恢复状态这件事也就成为了可以被完成的事情。这也是跟我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比较简单了。既然不能改变什么,我只能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开始着手准备租房等生活的准备,同时梳理市场环境,认识新的工作伙伴。当有确切可执行的目标被制定出来,执行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困难了。这样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妈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越来越好的。制定符合预期和能力的目标,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按照制定的目标,一点点把工作往前推进。一旦身体和心智聚焦于行动中的时候,情绪上的不适应和恐惧就会逐渐消退,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也会慢慢回到我们的手中。我们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最后一点,也是今天翻到007战友朋友圈被提醒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今天是007-139班践行的第527天,这篇文章本该是第70篇,但是实际上这是我的第67篇文章,少了三篇,我跟007的战友开玩笑说我旷工了三周。虽然心中有些许遗憾,但是我仍旧坚持了67次写作,不是吗。
面对生活我们难得向死而生的通达,但是可以学会接纳自我,请跟你自己和解。
跟自己和解的第一步是,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根据环境制定改善的目标和计划,去解决问题;接着是依照计划执行,找回掌控感;最后一定要悦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