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回到家里,弟弟妹妹紧紧地抱住她,一刻也不分开,不停地哭,不停地哭,哭了好几日,哭声响彻整个院子,引得周围的邻居纷纷叹息,伤心落泪。
在亲人和邻居的帮助下,孟华安葬了父母。舅舅也找人处理了交通事故的问题,为孩子们争取到了一笔赔偿。当然那份保障是父母用命换来的,同样也留给了孩子们无尽的痛苦。
尽管孟华长大了,也很懂事,考虑到孩子们都未成年,亲人们一起商量他们今后的养育问题。最后决定,舅舅收留了孟华和孟成,孟丽去了姑姑的家。
姑姑嫁到了县城,家里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超市,家里条件相对好一点。再加上姑姑生了两个儿子,又特别喜欢孟丽,因此很乐意将她留在身边。
舅舅是做工程发家的,在县城买了房,小汽车也开上了,条件也好很多。然而家里本来就有一双儿女,突然又多两个,舅妈自然是不乐意的。为此舅舅和舅妈闹了许久,最终舅妈才同意收留孟成,至于孟华,舅妈觉得她即将成年,成年后就要自力更生。在此之前,舅妈只负责两姐弟的生活照料,至于其他读书学习,包括上大学的费用,让孟华自己承担,因为舅妈知道有那笔补偿金。
后来他们三姐弟就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纵然不好受,至少温饱不愁,学校放假也有个家能回。孟华自从父母出事以后,她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她牵挂弟弟妹妹,因此无法专心学习。于是在高二结束时,她做了大胆的决定,退学。
十七岁的孟华,大概是家中长女的缘故,父母不在,她自觉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更不想给亲人添负担,让弟弟妹妹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同舅舅和姑姑商量,弟弟妹妹暂且让他们照顾,一定让他们好好读书,并留下一些钱。她要外出打工挣钱,自给自足,照顾自己的一切。舅舅和姑姑纵然心疼孟华,可架不住她的主意大,拿她没办法,于是便同意了。
多年后,孟华成了一个要强的打工人,靠着吃苦耐劳和不懈努力,在大城市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最开始她在工厂里做流水线工人,后来又参加了电脑培训,学习技能,成为技术型人才,可以坐在办公室工作。再后来,孟华又自学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文凭,在职场上升职加薪,从而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及认可。孟丽也如愿成了医学院的高材生,兴许是因为父母的遭遇,令她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至于孟成,从小就贪玩,学习上不够用心,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他不想继续读书,央求舅舅带他去工地干活学习,长期的磨练,也变成了一个结实的小伙子,做事沉稳有担当。终于他们三姐弟长大了,可以独立在这世上生存,他们的父母在天上应该也可以放心了。
当年父母遭遇横来飞祸,留下可怜的三姐弟。孟华刚满15岁,孟丽还不到13岁,孟成也仅有10岁。转眼间,孟华的父母已去世很多年,虽然每年的清明以及父母的生日,孟华和弟弟妹妹都会去祭奠父母,并告知三姐弟的一切,但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这次父母的十周年祭日,舅舅提议孟华好好办一下。于是孟华安排孟成找几个人帮忙,把家里常年不住的老屋收拾一下,以便招待亲朋好友。
这天孟华和弟弟来到老房子,尽管一片陈旧,但却留存有满满的回忆。小时候他们三姐弟经常在院子里玩耍,跳皮筋,跳大绳,捉迷藏,摸瞎子等等。因为孟华知道,父亲是个干净又细心的人,总是把小院打扫得一尘不染,各种农具归置妥当,以免伤到孩子。另外,父亲还懂些情调,在院子的角落专门留出一块地方,种上鲜花和瓜果。
孟华记得有一次陪父亲种花,年幼的弟弟问:“鲜花种子放在院子的土里能生长,那放在屋顶能活吗?”父亲没有任何说教,只是教孩子自己去试。于是,他们姐弟三人爬上了梯子,将花的种子撒在了屋顶上。过了不久,院子里的花渐渐地长出嫩芽,不断长高,还盛开鲜花,可是他们眼看着屋顶却没什么变化。突然有一天,孟成发现,有小鸟或者燕子会停留在屋顶片刻,他猜测也许花的种子被它们吃掉了也不稀奇,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这次修整屋顶时,孟成无意间发现了一株盛开的小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样炫彩夺目。孟华听闻此事,也爬上屋顶,一探究竟,果真在片瓦间长出一株与众不同的花。姐弟二人相视而笑,原来多年前撒下的种子,其中一颗幸存下来,并在恶劣的环境下野蛮生长。由此她想到了三姐弟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命运坎坷,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走出困境,实现了逆风翻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