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罚,治其心 杜嘉胤 180210

罚,治其心 杜嘉胤 180210

作者: 二郎神殿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17:46 被阅读0次

       为何种种奖罚措施都治不好的迟到现象,仅仅靠“罚站”就得以改善?在我看来,虽然从手段上来说都是“罚”,但是后者更直接地指向了问题的根本——抓住员工的心理,实现了由“不敢迟到”向“不想迟到”的转变。

       传统的奖罚机制从利益上逼迫员工准时出席,而这位新来的办公室主任则使其在心理上屈服。罚款本质上与迟到这一现象没有关联,对于某些缺乏荣誉感的员工来说,甚至不能唤起对于自己犯错的觉悟。在他们看来,只是金钱上的损失罢了,毕竟开会时,他们还是能够像准时者一样厚颜无耻地就坐。而“罚站”的措施,将两个不同的人群进行区别对待。长时间地站立,带给迟到者的狼狈、疲倦,还有羞耻心。

       随着阅历的丰富,人会变得越来越“老油条”,但是再狡猾的人,大多也禁不住羞耻心的拷问。哪怕到了高中,我们仍禁不住因交不齐作业而被罚站的尴尬,可想而知,在遥远的未来,我们或许还是受不了这样的惩罚。这位精明的办公室主任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大家都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在众目睽睽之下站着开会,使他们感到与坐着的人相比,自己是如此的突兀。羞耻心就此油然而生,一次尚可,若是每次迟到都被罚站的人,恐怕要被同事笑话了。人大都是要面子的生物,怎能忍受得了这样的折磨?

       与以往重在“罚”的手段相比,这位主管的举措更注重“批评”。迟到者本是厚着脸皮进来就坐的,现在就捅破他们的这层脸皮,直指他们的良心,用行动告诉他们:你迟到了,请站着罢!这样一来,迟到者在自己内心之中极力掩饰的可耻行为被指明并放大。与只持续一瞬间的罚款相比,贯穿会议全程的站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向受罚者暗示着他所犯下的错误,这在肉体上和心理上都是极大的煎熬。足以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特殊的环境下使其孤立,在无声地批评之中促其悔改,正是这一举措的巧妙之处。

       魏征说过:“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再严厉的惩罚,如果不以理服人,终究不能治其根本。只有把握人心,方得成效。

相关文章

  • 罚,治其心 杜嘉胤 180210

    为何种种奖罚措施都治不好的迟到现象,仅仅靠“罚站”就得以改善?在我看来,虽然从手段上来说都是“罚”,但是后者...

  • “聪明药”引发的反思 180210杜嘉胤

    “安全无副作用,吃了就能提高成绩……”市面上还有这样的灵丹妙药?……实际上,此类“聪明药”属于国家严管的一类精神药...

  • 论李白诗中的浪漫色彩 杜嘉胤180210

    摘要:李白的作品艺术成就极高,在此选取他的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并对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简单的分析。 ...

  • 正视失败,才能发现弱点 杜嘉胤

    战机真正的弱点在哪里?沃德注意到了弹痕少的部位,在没能返航的飞机身上找到了答案。只有注重失败的经验,才能够从中发现...

  • 格物致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 韩非.说疑

    【原文】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

  • 金典名句

    治天下者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其心

  • 韩非子--第44篇 说疑

    原文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来源典故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 《大学》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罚,治其心 杜嘉胤 18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hm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