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情是这么来的
“你这么多年为你父母做过啥?”
和一个老乡聊天,被问得噎住了···

二、我是这么回想的
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8年了,回家了5次,其中结婚后回去了1次,就是4年没回家了的前些天送娘回去这次。
2次是过年的时候回的,为什么特别提这个?
因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观念在我们家族根深蒂固,小时候叔叔们在外经商不管走多远,过年的时候都会回来,想想那时候,过年一直是我们的期盼的啊!不仅是因为会有新奇的好吃的好玩的,也因为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们十多个终于能聚到一起其乐融融的温暖吧。
或许这也是千家万户挤春运的缘由吧。
还有一次是爷爷去世的时候回的。
三、说一说我的深思极恐
1.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
昨天,一个同事的母亲去世了,我突然间有种感觉就是,如果妈不在了,那么,心里最温暖的那个家好像塌了。
上面那位跟我聊天的老乡每次在谈及孝顺父母这一块的时候,言辞犀利,不过,也确实刺痛到了我,引起了我的重视和思考。
前些时候,在返回的火车上,我反思了自己为什么跑这么远?记录下《叩问良心,千里迢迢,为了啥?》。原来跑到4000公里外,搏一把的几个理由已经动摇,当初的雄心壮志也被侵蚀。
就像歌曲《男人花》里唱的,“突然发现那个爱着你一生的女人,变成了你最牵挂的老人。”
2.四十不惑
奔四开始,也着实应该思考,去妄存真,“不惑”,不为外物所惑。
无论是否真的有“百岁人生”,或者说是不管我们能否享受到百岁人生,我觉得都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说什么为了谁谁谁,或者为了什么什么,然后自己怎么怎么地了,你的所有选择都是为了你自己,这也包括孝敬父母方面。
3.我的愚孝
我坚定“百善孝为先”观念,你说我有没有想过自己是“愚孝”。
愚孝?我以前还真没想过。思考过后,觉得愚孝就愚孝吧,那是你作为一个外人的评论,会这么评论是因为你觉得不值当,是吧?
而对于我作为当事人来说,一方面我觉得父母之恩重如山,此生无以为报,不顶嘴,顺着他们的心意说几句“不正确的”话又有什么呢?不犯法吧?
另一方面我认为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是“我来你必往,否则我不去”,无论你怎么对我,我爱你我就不求回报,全身心对你,做什么都不计较,我脑子里就没有“计较”这个词,不会去想什么你的不好。
一旦开始思考你的不好,比如你对我父母亲不好,那么可能是我在思考“妈和老婆掉水里了先救谁”的问题了,那么就危险了。
4.我恐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还记得去年父亲因为囊肿住院手术,父亲术后伤口惯脓,愈合非常缓慢,疼痛的不行,父亲脾气异常暴躁,反复询问医生,医生可能也没耐心解释了,和医生发生口角,开始怀疑手术没做好,说医生没医德,情绪非常低落,母亲一边帮大哥带着孩子,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一边跑医院送饭伺候父亲的,大哥在工地上忙着,我不在跟前,然后,联系同学,询问情况,找同学(医生)出马,安抚住老爹的情绪,后面逐步好转。哎,想一想,如果我就在跟前,哪用得着这么麻烦,父亲也不用受那么大的痛苦,在县城,我的同学朋友们还是混得不错的,有好多事情其实好处理的,而且,多个人手多个帮助啊。
这些年,我一路狂奔,与时间赛跑,希望哪一天您能肯定地回答“我是你的骄傲吗?”
然工作所累,囊中羞涩,无法赶回去,伺候在塌前,掩面泣流······
想起筷子兄弟的那首《父亲》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四、为父母做点啥
1.立足现状,坚持锻炼和学习,强健体魄,过好自己目前小家的日子,好好养育孩子,让老人放心,不用为自己担心。
2.每年回家一两次,陪伴老人一段时间,珍惜回去时陪伴在膝下的美好时光,像习大大那样陪着饭后散散步聊聊天;花点钱带着他们去心心念念的桂林啊张家界啊等地方去转转;陪着去逛逛亲戚,显摆显摆。哈哈,我们就是一群俗人,大俗人!

3.争取机会,还是与父母近一点吧,到能力范围、脚力所及范围之内,用老家的话来说就是,“伤风感冒了吭一声就能到跟前”。
当然了,经济基础很重要,很重要!得好好赚钱啊,不然谈何诗和远方?
采矿技术方向貌似与心中的远方反方向,要来一个战略转型,布局一个中长期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