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要追溯到初高中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比较愚钝,每次考试前总会把每本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在专门的本子上梳理一遍。当时并不知道这样做有啥用,都说勤能补拙,只是简单觉得这样做让自己更踏实,那就做吧~
习惯逐渐变成了“癖好”,最开始只是文科类的书,后来数学书也开始梳理,看看整本书到底讲了哪几个原理,每个原理之间是否会有逻辑关系。再后来,每看完一篇好文章或者一本好书,总习惯回过头看看作者行文安排的逻辑,表达了哪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作者为何这样安排,渐渐发现,这样做能让自己对文字加深理解跟记忆。
梳理文章逻辑结构为何会有辅助加深理解的效果?这样描述会比较形象:文章读第一遍的过程中,精力往往聚焦在作者表述的每个具体观点或情景,丧失了文章的整体视角,文章看完第一遍,脑袋中往往只是杂乱存放了许多有触动、有启发的观点,像是一堆混乱的积木,读者很难完整复述作者的观点;回头快速读第二遍,梳理文章结构的过程,像是读者在作者的指导下,把积木重新拼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具象概念的过程。城堡有围墙、宫殿、箭塔,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同理,理清作者的表述逻辑便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作者的观点。
曾经从李笑来老师那里听到过类似的观点,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笑来老师中学时期母亲教导他,拿到新课本的第一件事是快速通读一遍,其实整本书不过讲了几个主要概念,把这些概念搞懂,这本书基本就学完了。
以上部分,在大多数人看来,花了比较多的篇幅在讲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但正如一句网络俗语所说“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道理很简单,困难的往往是真心认同并坚持去做。爱因斯坦说,应该花99%的精力去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花1%的精力解决它。作为介绍方法论的第一步,希望尽可能表达清楚我为什么将这种方法当做一种信仰,为什么它有用。
第二步,聊聊具体如何做。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平时比较喜欢泛经管、互联网科技方面的书,也只尝试了梳理这种类型的书,文学或者小说等类型的书暂时还没有尝试过(当时看完《三体》也并没有进行梳理,其他类型的书大家可以尝试)。
至少读两遍+思维导图式梳理+每个节点适当展开
如前文所述,首先要做的就是一本书至少读两遍,第二遍由于是检视阅读(或者称“跳读”,找作者的逻辑脉络,忽略细节),花费的时间大约是第一遍的10%左右。
然后,检视阅读过程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顺着作者的逻辑线将每个逻辑节点整合起来,具体方式可以是画图、也可以用级联列表的形式表现,其本质是一样的:表达逻辑关系。每个逻辑节点可以用关键词或关键句表现。
最后,对于每个逻辑节点,可以进行适当展开,这里的度由读者自己把握,对于读者比较熟悉的领域,不必把每个逻辑节点作者的论述扩展开,只需扩写个别新颖的观点即可。对于读者不熟悉的领域,视情况附上更多对应逻辑节点中作者的精彩论述。(例子,近期正在梳理《未来简史》)
道理跟方法都很简单,现在开始吗?
ps:创办了书客beta公益阅读社群,坚持每周写一篇笔记近两年。欢迎大家参加刚刚建立的开放知识地图:书维基(www.bookwiki.c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