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学习许纪霖教授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30讲》,里面谈到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引发我的深思,不由地想叩问自己的宗教信仰。
本周六,我们一家人去韶关南华寺参拜。进入寺院,我也不能免俗,接过三支香,点燃后,拜佛祖祈祷。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如意,子女健康成长,自己身体安康。老人小孩也一样拿起三炷香在拜祭佛祖神仙。然后我们一路往前,看到观音和其它供奉的菩萨,都一一顶礼膜拜,祈祷平安。我并不是严格的佛教徒,虽然对佛教教义很有兴趣,并没有真正地皈依宗教,这并不妨碍我去各种宗教场所里面去参观,去看相应的佛经与佛学的书。
叩问我的宗教信仰回想自己曾经与佛教有很多的缘分。在十年前一个暑假,当时我与一个朋友到了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回途中遇见了一个台湾来的和尚,攀谈起来,似乎很有缘分,而后因为这次的偶遇,让我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情,似乎得到了神助,相信自有佛祖保佑,居然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样一个心愿。
此后,陆续看了一些佛教的宣传书籍,了解佛经的一些基本含义,但始终没有真正领悟里面的东西,只能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知识与道理来接受而已,也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信仰结构。佛学与我有缘,但我始终没有产生皈依佛教的强大动力。佛经里面有很多高深的学问和思想,启发我去面对与思考生死问题,让我有更多的资源去面对与家人成亲属之间生离死别的问题,为自己的内心平静找到一些慰藉的资源。
回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祭祀祖先的问题,清明时节,或者到了冬节,我们一般都会回乡拜祭先祖,表达对先祖的敬意与怀念。记得小时候,一般是到了冬节,我们几家人的小孩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扫墓,拜祭先人。长辈在墓前拜祭,祈求祖先保佑我们家族兴旺发达。印象中,这里面长眠的先人有爷爷,叔公,还有一些更久远的祖先。不时会听长辈谈起他们的往事,慢慢地觉得自己的生命,与他们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我早年农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形式,这背后的文化传统本质上来说是与儒教的拜祭仪式有较密切的关系。
每到有亲人离世,我们一般也是要到宗族的祠堂去举办丧礼,在那里有系列的丧礼活动,跟逝者告别。先在祠堂举行告别仪式,然后绕着街市走一圈,再送逝者的灵柩到坟地。这是一种完整的礼节,在这个过程呈现的是儒家的这种祭祀传统,慎终追远,以各种规范的形式跟逝者做最后的道别。这种传统仪式已内化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也算是我们信仰结构的一部分。主持祭祀的有宗族的长老,也请了一些专门负责做道场的人来主持告别仪式,这些人往往是按照特定的礼仪来完成整个过程,这背后其实也是带有儒教的仪式。至于祠堂里面,往往会贴出一些画,在宣扬人死之后可能会下地狱,经受各种痛苦的折磨,这跟佛教宣扬的轮回思想是有相关性的。
我的知识信仰结构里面,平时还是很喜欢关注武术与健身的一些方法,特别是练习气功。在高中某一个阶段也曾经很迷恋这方面的内容,跟随一个同学,练习了一种宗教气功,这个宗教宣扬的思想就带有佛教的一些教义。而其他健身的一些方法,比如说练气内功之类的,其实更多地跟道教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里面,其实也是接触了很多道家的一些东西,道教的一些文化。
还有基督教,在我印象之中,其实也好几次是去过基督教堂。看过圣经里面的一些内容,曾经去过福建的厦门,在鼓浪屿那个小岛上,很清晰的见过基督教的一个教堂,在那里很安静地坐着。还有一次是去南京,也到过一些基督教堂。总之我对于各种基督教的教堂并不排斥,甚至很乐意去观赏他们的教堂,去感受着那种宗教的庄严性。
至于伊斯兰教,我就没有多少机会接触,最亲密的接触应该是吃兰州拉面,与店主有一些交谈而已。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一些宗教,我了解不多,但是从我这些经验里面可以看得到,在我的信仰里面对这些宗教,都不是排斥,很多时候是抱着一种想了解,想感受的这种想法去的。有些是能够成为自己的精神资源,尤其是佛教的一些教义与思想,还有儒家的一些仪式性的东西,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血脉,尤其是在宗教的祭祀活动中,自己也是能够依顺这种规则去做。
记得小时候奶奶在家里面要拜各种各样的神,有孙悟空,也有灶神,还有其他观音等,她的内心深处是需要有一种精神的寄托,很难严格说是一种什么宗教信仰,只是一种精神的支持,可以帮她度过那个动荡的时代,给她精神的抚慰。而我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相对安定,但个人生活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生老病死的问题,依然要面对,所以宗教信仰,依然是我人生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梳理清楚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过好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根,知道去往何处?然后从宗教中汲取有益的资源,让生命更好地完成自己。
叩问我的宗教信仰 叩问我的宗教信仰 叩问我的宗教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