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一个物理学的定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一般表述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也可以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孤立环境,即不可能有能量或质量传入或传出系统。对于此情形,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有时候,这个定律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因为能量本身就有很多种形式,也会有很多意义。
我在课上经常鼓励大家说,在课堂上,说得最多的学员往往就是最终收获最大的人。这如果从定律的角度来看,那么说话就意味着输出,有了输出,就会得到输入,而输入的东西可能不是听到的东西,而是经过提炼和选择,甚至是经过思考提炼出来的体会,这些东西要比单纯的说话凝练很多,所以,说得少,凝炼出来的东西也少,说得多,凝炼出来的东西也就会更多更丰富。
在人的角度上,也会有这样的定律,一个人得到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可能得到的是金钱,这也是芸芸众生大多数在追求的东西,殊不知,为了财富,就会失去很多。有些人是因为追求不义之财,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让人生变得没有意义,或者是一种不健康的意义;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付出的是自己的健康,前半生拼命赚钱,后半生花钱买命;还有些人为了金钱,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成为孤家寡人,那样就算是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个词叫做“舍得”,有舍才能有得,那么舍的是什么呢?也许出于被称为自私的角度,舍得可能是我们拥有比较多的东西,那样的前提是先爱自己,再爱他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也是天之道。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是先舍还是先得,既然这个词叫做“舍得”,而不是反过来叫做“得舍”,老祖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要先舍而后得。很多时候也是如此,只有舍了之后,才能有得。
有人可能会说,我对一个人舍了之后,并没有从他身上得到回报。这就回到定律的范围上,这个系统很可能不是两个人的系统,而是更大范围内的系统,甚至于到整个宇宙之中,所以,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一个人舍或者付出,从其他人身上得到回报,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人的输出和输入总是守恒的。而且,输入的东西很可能是一个人所缺少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自己富足的能够不断产生出来的东西,换得自己缺少和难以自行产生的东西,这个买卖不是很合算吗?
还有一件好玩儿的是,这就像是当初的以物换物的经济系统,然而,后来出现了货币成为中间的产物。
那么一个人的输入和输出,是否也会有一种中间物作为二者之间的媒介呢?如果真的有的话,将会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
总之,输出之后才有输入,宇宙之间的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吝啬自己的输出,必定会有回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