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下园中,四季花盛,最繁华还数这人间四月天,海棠、丁香、樱花、杜鹃次第竞放,牡丹从不争抢,总是安静地在自己的园中,兀自沉稳地舒放,但是那种贵气与奢华是她周围的树林,石山掩不了,藏不住的,每天都被一张张灿烂笑颜围簇着,艳羡着。
陪着妈妈在园中走走坐坐,看似每天重复在“樱花小径”、“海棠小径”、“紫薇小径”、“银杏路”、“国槐路”、“香樟大道”或林中梅花园、牡丹园间徘徊,但是,每天又都会有不一样的欣喜与惊艳。
尽管居住在此已经很多年,之前总是脚步匆匆,眼蒙蒙,从没有注意楼下有如此的悠然、独特与美好。
刚退岗时,还心晃晃,每日不知所为,烦燥中满眼迷茫,看似挤满的日程表里,写尽了空虚与无聊。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是的,每天起床刷牙后,只擦一下嘴角的牙膏沫,脸都懒得洗,头乱如飞蓬。当然不是没有香膏沐黑发,只是不知为谁画妆容!
关键时候能够拯救我的只有母亲。妈妈摔伤膝盖后,生活不能完全处理,照顾起居成了我的责任。在每日的陪伴中,老母亲的缓慢与“原始”的生活状态,安之若素的心态,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造着我。

妈妈从来不管我们有什么要紧的,不得了的事,每日天黑就要早早关灯入睡,天不亮不起。不仅自己如此,还总是监督着我,一遍遍地问:“几点啦?”“半夜了吧?”“怎么还没睡啊?”
老人家早已接受,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易被训服或听话了。要是催促很多遍都没听从,就会怒斥又像自言自语道:每天该睡时不睡,空耗着……
妈妈没文化,但是“空耗”一词,用得太深奥,精准了。
晚上该睡不睡,第一耗电,耗能源,这对妈妈来说,最不能容忍的,这种无意义的浪费,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第二,晚上不睡,次日必定没精神,该做的事做不好,又白浪费了白天的时光;第三那就是对生命的空耗,这种消耗一定是对生命最大的折损,睡眠不好,气血易亏,到老了,如何能有好身体?
什么都是一种习惯,这种早睡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别说偶尔追剧,只刷手机2、3个小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眨眼顺着指尘流去了。对于退岗的人来说,时间流逝也不足惜,只是僵硬了肩背,花蒙了双眼。90多岁的妈妈还能祼眼穿针,我却举书离不开花镜。相比之下惭愧次之,痛苦不便正在拉低我的生活质量才是要点。
普通人不懂什么高深的人生哲理,也从没想过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是,活着,一定不是只有工作,或只在工作岗位才有意义。那样的环境,也只不过是用不断重复的机械工作填充时间而已,除了劳累,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其实,那时也常常被一种窒闷的重复憋得发疯吗?还总是找机会逃离到山川河海中寻找快乐与抚慰。
相比上班,现在的生活应该更丰富,更自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与磨合,我已进入了自己的轨道。案头堆起一摞自己喜欢的书,坚持睡前不拿手机,只翻书。深深同意曲黎敏老师说的:
很多微信杂文并不能让我们成长,思想的贫乏与身体的精亏血少一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虚弱,因为那是消耗而不是滋补,就好比唯有吃饭睡觉才能生血,适度运动才能化精一样。如此才能自救,才能自强。
读书,是自救的基础,读书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让思想游走在书中,心随着文字的方向去启承转接,飘向远方。
记得曲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庸人与聪明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每天想的太多,但无用;而后者从不为无用之事耗神。比如,对面的帅哥多看了自己一眼,庸人可能会发动所有的细胞想像着:他是不是看中我了,会跟我求婚吗?假如我嫁给他生个男孩还是女孩?像他还是像我?聪明吗?一秒钟能把后十年的事都想了,想得太多,太多,然而,都是“空耗”。
既然谁都挡不住生命更迭,那么只管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曹风·蜉蝣》
上文译:蜉蝣之羽,鲜明亮丽,朝生暮死,与我何异?蜉蝣之翼,光彩夺目,百年之忧,白驹过隙。掘阅穿洞,羽翼如雪,心忧不已,与我同息!
当我们慨叹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时,可曾想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与漫漫历史长河而言,又何异与白驹过隙?不作无喟之慨叹,只守住当下之美好,就是生命的精彩。
当你沉下心来,认真地对待每一天时,那些身边的美好也会一个个接踵而至,即使眼下被局在本市,本区,本院,每一天也都是欣喜的,美好的。

下午与妈妈坐在花下,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举着两根棒棒糖,奔了过来,仰脸看着我,那一脸萌态,看得人心都化了。蹲下问道:你几岁啦?
还没来得及回答,跟在她后面的奶奶大声喊:“喊人没有啊?喊奶奶好!阿姨好!”小姑娘动了动上扬的嘴角,终没开口。
我微笑着问:你会说话吗?应该喊我什么呀?
孩子立马大声对我说:我看你更像姐姐!
来,来,来!我张开双臂揽她入怀:孩子啊,你太会聊天了!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