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6月26日,中英签署天津条约。
地点:
天津
类别:
外交
《中英天津条约》 图源:维基文库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天津。
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是以大清国特简东阁大学士正白旗满洲都统总理刑部事务桂良,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稽查会同四译馆花沙纳;大英国特简世袭额罗金并金喀尔田二郡伯爵额尔金;各将所奉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谕互相较阅,俱属妥当,现将会议商定条约开列于左:
……
资料来源:《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大清皇帝咸丰帝28岁。大英君主维多利亚女王39岁。如果将《天津条约》第一行中的“两国”改成“皇帝与女王”,就成了“皇帝与女王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forever……”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狗血故事,若是拍成古装电视剧,要我说怎么也得六十集吧?
咸丰朝服像与维多利亚女王41岁照片 图源:维基百科
估计咸丰那羸弱的小身骨子吃不消。在位仅11年30岁就去世的咸丰,执政期间遭遇太平天国起义、《瑷珲条约》、《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他一生屈辱压抑,也极度仇外,当他躲在避暑山庄忧病交加见阎王之前,一定将那个英国罗刹女恨得咬牙切齿。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于1942年签署《南京条约》(也被称为《江宁条约》,其后清政府与英国陆续签订了共13个条约与章程,这其中与九江近代史关系最直接的,当然是决定九江开埠的《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在《南京条约》后的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英之间有过挺长时间的和平关系,清政府希望专注于对付太平天国,而英国人暂时只想获取商业的利益,然而后者发现,之前签订的《南京条约》很难兑现,所谓的五口通商陷入了打报告、驳回、再打报告的官僚循环体系中,仅有的广州口岸又遇到个一天到晚找麻烦的广州巡抚叶名琛。这些傲慢无礼或油滑躲避的官僚们的背后,是年轻气盛且无知无畏的咸丰,他接替帝位后,总想着一雪父亲道光的屈辱,重振大清威风。于是,英军于1857年底找借口攻占广州城,俘获了叶名琛,打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清政府拒绝谈判的情况下,英、法、俄、美四国派军舰北上天津,攻陷了大沽口炮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谈判代表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 图源:维基百科
遇到扛着枪炮来上访的狠角色,咸丰立即展现出色厉内荏的风采,他赶紧派官员到天津谈判,只要能稳住上访户,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于是,一大堆《天津条约》被签订了,计有《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与英国签订的条约,赔偿400万两白银算小事,双方最看重的通商口岸,这一回不仅将开放的沿海城市加倍,而且内地最重要的商业通道长江,也不得不对英国敞开了大门。
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图源:维基百科
《中英天津条约》合计56条。主要内容包括:
1. 双方互派大使;
2. 保护英人在华权利,保护教会权利,英人享有法外治权
3. 除原有的五口通商外,开放潮州、琼州(海口)等沿海府城口岸,以及长江中下游三个口岸;
4. 税务与进出口商品管理等。
注:不知为何,台湾公开的清朝外交文件网站关闭了,因此笔者一时找不到条约的影印件。
《中英天津条约》 图源:维基文库
对于九江来说,最紧要的是条约中第十款:“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本系列《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3日 · 开埠,湖口 or 九江?》与《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 · 九江开埠》介绍了九江开埠的故事。在天津条约签订时,中英双方已达成了武汉、九江、镇江三口开埠的初步协议(看条文已经明确了武汉与镇江),只是因为太平天国闹得正凶,在条约签字前一个多月,九江才被湘军攻破屠城。
在后人看来比较奇怪的是,《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6月,而九江、武汉开埠却到了1861年3月,中间隔了近三年时间。而《天津条约》最后一款规定,“本约立定后,候两国御笔批准,以一年为期,彼此各派大臣于大清京师会晤,互相交付。”实际上,该条约最后被交换批准,在两年零四个月后,因此九江、武汉开埠被拖延了。
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图源:快懂百科
这又是咱们咸丰帝的本事。眼见洋鬼子们撤军,他立即反悔,认为条约不可执行。于是在几国公使准备来京交换文书时,搞个突然袭击,将英法舰队击败。结果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不仅再次展现出他色厉内荏的风采,这回更是被吓得屁滚尿流,一溜烟跑到避暑山庄当缩头乌龟。
结果,中英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完全承认了《天津条约》,而且北京的门户天津港也被迫开放,九龙半岛被割让。
1860年10月28日,咸丰帝批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随即生效。1861年3月25日,九江开埠。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避暑山庄一命归西。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