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什么?怎么学?
——大部分关于学习方法的探索,其实都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和李叫兽一样,俞凌雄也是年少成名,并且我认为他的进步速度更快,出生在普通家庭,高中毕业进入社会,没几年时间就做到了公司总裁,二十多岁创业做培训对着老板侃侃而谈,并且把公司做到了所在培训业的全国第一,公司员工几千人。
关于“学什么?”,俞凌雄有不少金句。
俞凌雄说,学习肯定有用,而且他本人就是学习最大的受益者和成功品,关键是要搞清楚学什么和怎么学。
他说,知识分核心和外围,普通人学外围,大成者直接进入核心。
就像所有的系统都分为致命点和非致命点一样,致命点和非致命点的杀伤力不一样。
他说书店里99%的书都是错的,过去大家所学,95%的东西也是错的。
他说看《细节决定成败》的人没有水平,写《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的人更没有水平。
关于“怎么学?”,俞凌雄有不少建议。
他说,跟这个世界上成果最好的人学,这是实现“一日千里进步”的法门之一,凡是最有成就的人都掌握了这个学习的法门,凡是不进入此道的人都很难长大。
他说,你要有浩瀚的经历阅历,经历得越多,你长大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实现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通道。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也有点问题,这句话顶多当孔夫子教我们做人要有谦虚的态度,但绝对不能作为我们学习的方法,因为学什么你就像什么,马云不会跟普通人学,马云天天跑到美国跟杰克韦尔奇和比尔盖茨学,跑到日本跟稻盛和夫学,马云不会跟你我学,因为我们的成果还不够好。
极强的针对性和分别心。
我们把学什么和怎么学者两个问题反过来想,或许更能看到问题的实质。
“学什么?”的反面——么不用学?
“怎么学?”的反面——不能怎么学?
最高效的学习者在这两个问题上,一定是针对性极强的,也就是说,他们会把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问题区分得足够细,然后区别对待所学的东西,而不会一视同仁。
例如:如果某些书背后的思维框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他们绝不会花一分钟在这些书上,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我已经懂了。
而一旦他们发现一本好书正是他们当下所需要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可能就会变成直接把书背下来、抄下来,非要刻到脑子里不可。
低效的学习者则没有分别心和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
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翻一个错,他们会在很多明明已经掌握了的东西继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结果做了一大堆无用功,而对于自己还不清晰、不明白的点,他们也常常蜻蜓点水式的学一下,不清晰的继续不清晰,不明白的继续不明白,他们就是不懂得在某些点上多花点时间和耐心,在有些点上可以迅速略过,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分已懂和不懂的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哪些东西还没有掌握,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些东西没有掌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些东西已经掌握了。
就像下面“链接”故事中的寻宝人一样,他们对待宝石和泥沙的态度是一样的。
巴菲特说,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上面例子中的学生就是这个状态,像驴拉磨一样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上认真地做着大量无用功,一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一定会停止做这些无用功。
如何细分?
“学什么”是“怎么学”的前提,也就是说,“怎么学”是根据“学什么”制定出来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学什么”进行细分:
首先把“学什么”分为“不用学”和“需要学”两大类。
1、不用学。
A、已经懂了的不用学。
B、永远都用不上的可以不学。
……
(关于“不用学”更细致的划分和把握,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做更详细的探讨,知道哪些东西不用学,可以减少大量的无用功和不必要的焦虑,“不用学”的范围之大,可能会超过你的想象,例如,当自己达到一定程度或进入一定的生命阶段后,其实可读的书真的没有多少。)
2、需要学。
A、知识。
可以把知识根据自己的现实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a、大概有点印象即可的知识。
b、需要时能找到即可的知识。
c、需要记住的知识。
d、需要搞清楚背后深层次机理的知识。
e、获得启发性的知识。
f、需要体系化掌握的知识。
……
B、技能。
同样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可以把技能分为以下几类:
a、这个技能是我需要掌握的最少必要条件的之一。
如良好的“输出能力”。
b、会长期、高频使用的技能。
c、能解决大多数人都无法解决的高价值、强需求问题的技能或技能组合。
……
C、思维方式。
同样,根据自己的现实需求来区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重要程度。
a、假设我准备走营销这条路,那么,营销领域的核心思维模型就是我应该首先掌握的。
b、不管做什么我都应该掌握的通用思维模型。
c、能给营销增加竞争力的思维模型,如战略思维。
……
D、心态。
a、价值观。
b、榜样。
c、金句。
d、故事。
e、审美。
f、方向。
g、信念。
……
对“怎么学”进行细分:
对“学什么”足够细分之后,“怎么学”的问题就会更清晰了。
大体上来说:
学知识,讲究记忆的效率,所以要遵循记忆的规律来学。
学技能,讲究训练,所以要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
学思维方式,讲究的模型和训练,你得清晰提炼出背后的思维模型,否则学习就是无效的,哪怕你花了再多时间,你还得经常用这个模型来思考,否则,学习也是无效的,哪怕你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这个模型。
学心态,讲究的是水到渠成,你得真正反思,直面自己,否则学习是无效的。
从“程度”的角度来看,怎么学无非是不用学、知道即可、必须掌握、尽早掌握、体系化地学等等。
改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的三大变量。
决定“怎么学”的变量不止“学什么”,学习者自身的情况也会影响到“怎么学”,例如,阅读型学习者通过谈话、听课等方式学习效率就会非常低,动手型学习者通过阅读来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
也就是说,想要提升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方法,以下三个变量是需要自己做深入研究的:
①学什么?
②怎么学?
③自身学习方式的特点?
对这三个变量拆分得越细,我们学习起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就会越强,无用功和浪费就会越少,以我的直觉来看,这种拆分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指数级的增长。
学习时经常问问自己,“我这是在学什么?我准备学什么?”,足够强的目的性将对学习方式及时纠偏,带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