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精进
李叫兽的学习方法:反馈训练+改变

李叫兽的学习方法:反馈训练+改变

作者: 吴光于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0:20 被阅读23次

    我用“反馈练习+改变”两个关键词来定义李叫兽的学习方法。

    90后的李叫兽,是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进入百度做VP时才25岁,进入百度前,他靠在公众号写营销方法论方面的文案获得了第一级势能,他给自己打造的标签是“战略+营销+文案”,而目标是要做中国最好的商业战略家。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大多数有10年工作经验的人并没有成为专家,有些人两三年就能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大部分人属于前者,李叫兽则无疑是后一种人的代表。

    好好研究一下他的学习方法,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人生变量。

    关于低效。

    叫兽说,他自己并没有比大家多读了很多营销方面的书,他之所以成长这么快,关键是他的学习方法,好比,同一个班的学生,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老师、同一套教材,但有人能考600多分,有人只能考300多分,所以读什么书以及读了多少书都不是最关键的要素,也就是说,学习的核心不是“一年读500本书”这样的目标。

    看了3个小时的学习视频,结果往往收获的就是一句话,甚至一句话都懒得总结,有个模糊的感觉就行了,一周后,本来就不多的收获会在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下忘得一干二净,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读书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书对他的改变作用实在有限。

    这给了喜欢读书的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你也看了不少书,但在思维深度、专业能力等还处于普通水准,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你的学习方法是有问题的,改善空间巨大,不要贪多求快,停下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

    造成学习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类本性不太容易改变的原因,很多人是低估了人抗拒改变的这种特性的。

    二是人容易低估自己学习方式的低效性,因为没有认识到这种低效性,就不会有改变学习方法的需求,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在1年、2年、5年、10年、20年的时间里走在低效但感觉良好的学习通道里,未来20年的生活轨迹早早在20年前就已大致定型了,“阅读”并没有变成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命运级变量。

    三是真正的改变往往不是什么舒服的事,而人们学习往往很难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关于改变。

    如果你问一个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你会收到五花八门的答案,如为了更有文化、为了学到知识、为了提升能力、为了提升竞争力、为了加深认识、为了考高分、为了“有所获”、为了取得进步等等,我认为学习最本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某种“改变”,例如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为了解决某个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

    “改变”分为内部改变和外部改变,而改变的逻辑和方式往往是由内向外。

    内部改变。

    人的精神类似洋葱,是分层的,深层的改变能影响表层,而表层的改变则很难影响深层的存在,我们姑且从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心态这四个层面去看一看。

    在四个层次中,知识是最表层的,“形成记忆”往往也是我们学到东西要过的第一关,不少人在“知识的记忆”这关都过不了,如果记忆这关都没有过,主动运用知识就是不可能的。

    技能比知识更深一层,技能光靠看书是学不会的,需要练习才能学会,如果我们把技能当知识来学,就会陷入巨大的低效中,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思维方式是比技能更深的存在,也更难以改变,难以改变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把“思维方式”当成了“知识”来学,其实思维方式的改变和我们做俯卧撑练肌肉是一样的,需要在生理层面重构大脑的神经回路,用新的回路取代多年养成的或进化形成的脑回路,当我们大脑的神经回路没有被改变时,我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原来的老样子。

    (如果实在难以形成脑回路的改变,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个外挂辅助思考,不少思考达人都有用清单让自己的思维方式更靠谱的习惯,如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清单,李叫兽在写文案时也会用一张常常的清单来检查和校正。)

    心态比思维方式更深刻,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是由心态派生的,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当我们不能在心态层面实现某种改变时,想要人生有大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试图在知识、技能、风口等层面实现人生的逆袭的人往往最后都会以失败收场,因为这种做法就像隔靴搔痒,根本没有触碰到核心问题,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在“价值观”、“身份认同”、“使命感”等层面改变时,往往预示着他的人生也将发生比较大的改变。

    外部改变。

    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智者说,不要老想改变世界,多想想怎么改变自己,因为改变是由内向外发生的,荣格说,一个人30岁之前是属于别人的,30岁以后的人生才是自己的,30岁之前我们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行为模式等等可能更多被环境塑造,而30岁之后是我们逐渐觉醒,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

    内在改变是外在改变的根基,内在没有实质的改变,而想要改变外在的结果,结果往往就是徒劳的,而当我们学习方法不对时,深层次的改变将很难发生,那怕我们对此信心十足,那怕我们非常勤劳努力,但“通往地狱的路往往由美好的愿望铺成”。

    人们常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意思就是不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努力改变,而一味在低维度的战术层面的努力往往是无效的。

    更狠也更值得我们反观自己的一句话是: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思考,很多人为了躲避真正的思考能做任何事。

    高效学习的5条原则。

    读书可以像看电影、听音乐一样轻松,但李叫兽把读书变成了像做俯卧撑一样的体力活,每学到一个理论,他都会通过反馈训练的方法极高频率地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时,他都会想方设法找到现象背后更深刻、更底层的理论和机理,在长时间高频率“从理论到现象、从现象到理论”的训练下,他实现了在知识记忆、技能、思维方式、心态等方面的“肌肉”得以生长,做事方式、事业等方面以远超常人的速度和力度实现了一系列“改变”。

    李叫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只是有可能他在践行“刻意练习”的人群中做到了万里挑一。

    在《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一文中他用5个原则去把握刻意练习这种学习方法,这些原则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当你非常严格极致地遵循这些原则时,你就走上了快速进步、快速改变的快车道:

    原则1:避免自动化。

    当我们只有30分时,外在压力会促使我们提升,当我们达到60分、甚至达到80分,能力能够胜任当下的工作,外部压力没有了,很多人继续改进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原则2:离开舒适区。

    真正有成长的学习是在学习区的学习,而学习区的学习往往不那么轻松有趣,这是很多人难易离开舒适区的原因。

    原则3:牺牲短期利益。

    处理好短期马上见效的事情能够带来实际的利益,但这很难让自己处于学习区学习,因为刚进入学习区尝试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动作会变得很笨拙,如果我们一味用自己熟悉的老方法多快好省地处理能带来短期利益的事情,我们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

    原则4:大量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必须非常强,要清晰地说出或感知到每一次练习所获得的进步和突破,如果没有这种微小但清晰的进步,我们的训练大概就是在“自动化”地做事。

    原则5:持续获得反馈。

    每次训练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怎样做可以更好等等信息需要我们能够清晰准确地接收到,否则下一次动作就失去了改进的方向,而获得真实世界的反馈是接受这些信息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叫兽的学习方法:反馈训练+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i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