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848888/9372b74113dfd9b6.jpg)
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陪伴的重要性》
很快就要过年了,一年到头该回家陪陪父母,孩子了,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人来说,陪伴父母,孩子是一件比较奢侈和难的事情。下面来看看孔子是怎么看待陪伴这个话题的。
这依然是一个关于孝顺的话题,父母在的时候,孩子不要到处乱跑,但这句话是一个伯伦。
孔子自己就去周游列国了,有读者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但他还带了一群学生跟自己一起到处游学,学生的父母总是在的,那么,孔子的这句话岂不是无法理解了,因此,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假的,是后人添加的。
到这句话并不算绝对,“游必有方,”还是有回旋的余地,意思是如果需要远行,必须告诉家人自己要去哪里,隔三差五让人捎一封信回去,叫父母不要担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48888/6f11ff72f7c12494.jpg)
当代,不存在这个问题,孩子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给父母发个定位,和父母视频聊天,这些高科技手段,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樊登老师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准备了一首我们都学过的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写首诗,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明天就要出远门了,母亲在一针一线的缝衣服,临行之前写下来这首诗,其实真实的写作场景不是这样的,这首诗是孟郊离开家很多年以后,终于把母亲接到身边的那一刻,他站在岸边,看着远处的小船慢慢的驶向自己,穿上站着许久未见的母亲,他突然有感而发,写成此诗。
将孔子的这句话跟孟郊的写首诗联系起来读一读,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极纯朴的亲情力量,我们跟父母之间的情感链接是非常深厚的,不应该因为时间和空间而减淡,希望大家不要嫌父母烦,父母年迈,所求不多,就是希望知道孩子在哪里,在干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48888/d52ba74f2d6ee14b.jpg)
樊登老师每次跟父母打电话。他爸第一个问题一定是“你在哪里,”他觉得我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
我们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哪里,多保持联系,哪怕不在父母身边,也尽量给父母多一些陪伴和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