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第一集的令人心疼不同,在新年伊始播出的《人间世Ⅱ》第二集让人心堵,更生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命之感来。
不知道是不是临时换档的原因,这期节目不如以往的精致,但是节目的中心意旨还是非常明确的——劝导不适宜生育的女性慎重选择。
整个节目有三个主人公,分别对应了重男轻女、高危妊娠和超高龄孕产妇,她们中只有一个全身而退,令人唏嘘。更可怕的是,她们都是自愿的,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拼命”,不得不赞颂她们的伟大,却也想问问她们有没有考虑到亲人的痛苦,这种自我牺牲的伟大可敬也可怕!
追根溯源,为什么她们都要把生孩子当作人生的必经要务呢?是谁在向她们灌输“女人必须生孩子”的观念呢?又是谁让她们宁愿抛弃生命抛弃家人也要去拼去搏呢?
第一,也许是幸存者偏差吧。
医生会告诉她们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资讯发达的时代她们及家人总是能找到太多幸运者的例子。然后,心存侥幸,始终怀疑医生的判断,多次确认老觉得医生是在危言耸听。直到结果出来了,或许皆大欢喜,否则就可能以“医闹”来收尾了。
第二,就是流传多年的思想观念的锅了。
中国进入文明的时间很早,形成了完备的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准则已经几千年,女性的地位总是被漠视的。提高女性地位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但观念的扭转极其艰难,所以才会有人评价拼命生子的她们“生在90后,观念清朝后”。请别怪她们,因为她们要反抗的是几千年的约定俗成,是整个社会的无声压迫。
即便是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今天,对女人的刻板要求也不少呢。
小时候,“文静”是很高的赞誉,与之同时被称赞的,还有“听话”、“乖”等等。于是一个个女孩,被约束了本性直到忘记了本性。当然,释放天性的孩子也不少,但凭心而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破坏王吧。从这一点来说,女孩相比男孩被期待更“乖”的表现。
读书了,女生又背上了另一个刻板印象——没有冲劲。不止一次地听到教育从业人员评价:高中女生成绩提高不大甚至会倒退,男生只要懂事了很快就可以追起来。即便女生用自己的勤奋刻苦保住了成绩的优势,也还“专家”高声呼吁要改革教育改革考试,将资源向男生倾斜。科举制都废除一百多年了,女生为什么还要被拦在外面呢?
《人间世2.2》:女孩,请为自己而活工作了,女性几乎立刻又有了一个称呼——“剩女”。她们人生的意义似乎只能和结婚生子挂钩,在亲人的催促社会的压力下疲于奔命,没有人问她们真正想要什么,有什么职业规划,未来会成为什么。她们的人生已经被规划好,行差踏错一步都是不可原谅的。最后,可能她们自己也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了,放弃梦想回归现实才是正确。
不是没有质疑,也不是没有反抗。但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会告诉你:大家都是这样,从来都是如此。甚至最后,曾经拼命反抗的人也会成为施加压力的一份子,如此周而复始。
可是,“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么?”百年之前,鲁迅发出的呐喊,直到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亲爱的女孩,希望你能为自己而活。生与不生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选择生,有人奉上鲜花与掌声;若你选择不生,也没有压力与苛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