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作者: haha_9607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22:50 被阅读0次

  当儿童行为出现偏差,必须解决,以免影响孩子个体的发展。最有效并且简单的方式在于防微杜渐,当刚形成或者出现不久时的偏差行为采取忽视、不直接反应的方法来消弱。

  《午睡的烦恼》故事中的妈妈面对小玲的哭闹,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小玲意识到自己哭闹并不能得到自己的需求便不再哭闹。《吉米改变了》故事中老师在吉米表现不良行为时不理睬,改变了吉米的坏习惯。这都运用了消弱原理。

  消弱原理的理论依据源于斯金纳的白鼠实验。所谓消弱是指个体任何一件行为,一连发生多次都没有带来满意后果,无法获得想要的增强物,其强度慢慢减弱,最后不再发生。简言之,有意地忽视不当行为对它不直接做反应被称为消弱。

  消弱的正用表现在:

一、家庭方面

(一)应用在不当要求,表现在父母对幼小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对其忽视不理来减弱或者消失它。

(二)应用在吃饭习惯,孩子不吃饭是为了获得饭桌上每一个人的注意。

(三)应用在不良习惯上,可以帮助孩子减弱不良习惯

(四)应用在兄弟争吵,父母不理睬可以帮助兄弟的争执停止

(五)应用在读书上,父母选择让孩子自己解决

二、学校方面

(一)应用在生活习惯

(二)应用在要求规定。儿童犯了错误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会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zt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