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含章老师的分享,让我想起这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它的第一部分:孩子打人、抢玩具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个家庭,随着孩子的降生,便开启了新的纪元。
当初为父母的两个人,渐渐从尿布、奶粉的战场逃离,接踵而来的便是管教问题。
在很多家长眼里,抢玩具、打人,甚至咬人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无论自己的孩子是错误一方,还是受委屈的一方,这些问题都是幼儿行为里最不值得称道的。
有些父母为此打骂孩子,但不久便发现,根本不起作用;也有些家长尝试给孩子讲道理。就像下面的对话:
妈妈问孩子:宝宝,你为什么要打明明呀?
孩子说:他拿着我的小汽车不让我玩。
妈妈说:你们一起玩多好啊,要不你等他玩够了再要回来不就行了,抢东西就不是好孩子了哦。
孩子一脸委屈:妈妈,那个汽车是我的!
妈妈继续耐心地教育:宝宝,你要学会分享哦,如果你不想让明明玩,那你就别带出去呀,自己在家里玩就行啦。
孩子说:妈妈,那是我的,可是明明不想还我。
妈妈继续讲道理:那也不能抢呀,你看,你打了明明,又抢了汽车,他都哭了,以后就不跟你玩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妈妈,听妈妈继续说:
明天我们去跟明明道歉好吗?
孩子想了想,终于回答道:好吧!
这段对话,看起来毫无问题,也是一位明智、善良的母亲最常做的。但是很明显,妈妈没有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余地。
妈妈问宝宝为什么抢玩具,但并没有在乎孩子的回答,接着便解释抢玩具的结果,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分享,然后又告诉孩子,再这样做就会失去朋友和玩伴,所以要求他跟明明道歉。
这个妈妈自己完成了所有的思考与谈话,孩子只是乖乖地接受管教,没有思考的余地,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空间。
但无论如何,以上的对话比通过打骂让孩子认识错误要好得多。我们一定见过在这种情况下大声斥责、或者抬手就打孩子的。
这样做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如果我错了妈妈打我、骂我,那么如果我认为别人错了,就也能打他、骂他。
最坏的结果是孩子从此不敢与人交流,逐渐变得内向、孤僻。
无论怎样,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为都不利孩子的成长与个性的形成。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孩子明显不是分享的问题。因为他已经分享了玩具,从孩子的观点来看,妈妈希望他学会的技能,他已经做过了,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会认为自己依然是没有错的。去道歉,只是为了不希望没人和他玩。
那我们再看看以下的对话:
妈妈尽量保持和蔼地问:宝宝,你那样抢回了小车,你觉得明明心里怎么想呢?
——这明显是妈妈在帮着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
宝宝回答:他很生气,但是妈妈,那个汽车本来就是我的!
妈妈又问:那你抢回汽车的时候,明明做什么了?
——看,妈妈在帮助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宝宝委屈地说:他打我了。
妈妈马上说:那你有什么感觉呀?
——妈妈帮助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宝宝回答说:我很生气呀,但是,那是我的,他凭什么不给我呀!
妈妈继续说:你看,你生气了,明明也生气了,并且你们还打了架。你能不能想一个你们不要打架,也不要生气,就能要回玩具的办法呢?
宝宝说:我可以和他商量一下。
妈妈问:如果商量了的话,会怎么样呢?
——妈妈在指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会产生的结果。
宝宝:他不会给我的。
妈妈:有可能哦,但是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拿回你的汽车吗?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妈妈一直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问题上,她在鼓励孩子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孩子说:我可以让他玩我的飞机,换回我的小汽车。
这段对话里,妈妈并没有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要求他做什么,也没有威胁孩子会失去什么,她一直在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怎样拿回自己的玩具。
下面对话里的妈妈在帮助孩子思考,思考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其它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就是“我能解决问题”式的对话——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让他们自己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而不是替他们想办法。
通常,我们都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在家里教育好的道理,一出去就忘记了,不停强调的东西,天天当成“耳旁风”。
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听孩子们说话。
第一个对话例子应该是最常见的,妈妈在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说过了:他不是不会分享,而是因为他已经分享了,所以才拿不回玩具的。
虽然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很明显,他早晚会感觉到:没有人关心我的感觉,你不关心我在想什么。
或许之后就是:我为什么配合,或者你只会要求我。久而久之,温暖的教养却也成了一种痛苦的伤害。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舒尔博士希望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学会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教导孩子。这不需要冗长说教,也不需与孩子争吵、辩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却可以成为解决日常问题的小能手。
只需一些小小的问题,一些提醒便能使他们的思想调整运转,思考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便开始了适应社会的过程,他们要用纯净的眼光观察世界,以蹒跚的脚步走向远方。只有早些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才能更快乐地踏上成长的长路。在这一节里,讲了如何使用“我能解决问题”法正确引导孩子在打人、抢玩具后正确地思考自己的行为与后果,要注意听孩子们说话,关注问题的根本,而不要一味自顾自的说教。
今天的思考题是:当我们的孩子被打,他哭着回来找我们。有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社会复杂,如果从小让孩子忍让,以后就会吃亏,所以更多的家长支持孩子打回去。你认为这种作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