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付费的时代里,有人买来的是别人的道理,有人却开启了新的生活。
买来道理的,是因为他只听只看,不思考不行动,从来都用“有道理”来结尾,便假装学会了。
能买到新生活的,往往是“不愿吃亏”的人,像我。“金钱使人奋进”,只要花了重金,就必须得有所改变才觉得“占到了便宜”。
之前我报了一个英语app的半年班,说是按要求达到标准后就能全额返学费。这半年在这奖学金的促使下,利用每天通勤的时间学英语,顺利达标,拿到奖学金。
180天,得到的不止是奖学金,还有对自己能坚持下来的信任。
我也见过周边朋友很排斥线上付费教程的,普遍原因都是:自己没坚持上课,却还赖课程骗人。
嘴上说着:”我想学英语,也想学Ps。”但结果却是:“我自己看些免费课就好了,反正我也坚持不下来。”讲真,当时想学的东西现在你还记得吗?
在最想学习的时候你错过了,下一个最好的时机就是逼现在的自己。
Scalers曾发文专门写过对于知识付费的文章:怎样走出坏循环?谈付费意识的培养,怎样解决伸手党问题?谈付费意识的培养
前两天朋友发来一个链接,标题是: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实在太吸睛了,我认认真真读完了文章,是在推广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写作课程。
本来还犹豫的我,听完朋友的一句话,我报了。
他说:“自我投资是最便宜,最有效,最不亏的。”
刚进群就收到班长发来的预习作业:
我就拿“灼见”来聊聊。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
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
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这是一个汇聚了热点、时政、娱乐、科普、情感、育儿等各个领域的公众号。
有力度,也有深度。
挑出以下近期发布的标题吸睛的爆文(点击看文):
3.惊动外交部!那个怒怼美国女主播的刘欣,早在23年前就是世界冠军了....
题好一半文,这些标题为什么好?
1.善用疑问、感叹句式,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2.抓热点、蹭热度,时政娱乐全沾边;
3.明确表达观点,由题目引起读者共鸣。
就拿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都把闹钟定在5:57 ?这篇来拆解:
选题:提前上班的重要性及高效率
结构:总-分-总。
开头及切入点:“提前上班让我发现一个秘密。”
素材:《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 劳拉·万德坎姆 / 希特林 /乔西·戴维斯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结尾:提前规划、未雨绸缪,不在于你提前具体做了多少事,而是当你拥有了这样一种意识之后,你就具备了一种做事的高能量姿态,人生也因此拥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金句:早起,让他们把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光留给了自己。
感想:这个题目很能引起好奇:为什么偏偏是5:57?因为关于早起好处的鸡汤文实在太泛滥了,让读者一看到“早起才能xxx”之类的关键词文章已经有了反感和抵抗情绪,而这篇不直言早起,而是精确到了一个时间,实在是妙。全文分为三块:第一块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引出观点:提前做事有着巨大魔力;第二块用疑问的方式引出早起的好处“为什么企业家都喜欢早起?”最后反驳笨鸟先飞:笨鸟先飞一点也不笨,从教育角度分析提前预习的好处。总之,这是一篇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能引发思考,有所借鉴的文章。
期待通过付费开启新生活,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