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针有些疼”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而来的一些心理,还可以迁移到其它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的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当孩子因为什么大哭时,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比哄啊劝啊更有效,更能降低孩子的痛苦感。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二)不要捉弄孩子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写得很好,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的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 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三)给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大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打他了,它再也不敢碰你。孩子可能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的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家长可能会想,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有不懂疼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和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也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对任何事情于她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尔》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
(四)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反响的经历,让她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诞老人才千真万确的存在。等她长大了,变成了凡人,圣诞老人救消失了,再也不来了。
圣诞老人每年都来的意义不在于礼物本身,就在于这份惊喜,惊喜是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享受。
(五)长大要和某某某结婚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的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生长。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惶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力量。
“有男孩子喜欢你,说明你是一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
“你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
“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一个同学学习不好,气质平平,能力一般,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她。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识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慢慢学会欣赏别人。”
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断的遭遇成人“垃圾思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像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生产,任意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污水一样,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结果是破坏性完全抵消了她的生产性。
有人研究发现,甚至一个人的外貌在别人不断的暗示下,都会发生改变。相貌平平的人,在赞赏的目光下会变的越来越光彩照人;五官标致的人在不断的蔑视中,也会变的形容枯槁,萎靡呆板。家长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曾经看见一个寓言故事。苏东坡在跟佛印交谈时,问大师,你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说我看你坐姿很像佛祖。苏东坡非常高兴,接下来他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大师坐姿倒像是一堆牛粪。佛印听罢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苏东坡以为占了便宜,回家得意洋洋的把故事经过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输的实在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你若佛祖,你心中只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别人也是一团牛粪。
家长千万不要怀揣牛粪去看孩子。如果你在言语间不停的给孩子消极暗示,不仅破坏孩子内心的纯洁,还真可能扭曲他的品行。要知道,孩子可没有佛印大师的功力和淡定。
(六)像牛顿一样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她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她的缺点。你看她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她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像牛顿一样”这句话是来自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出现这类人和事,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情,或者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鸡是从那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或者玩的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尽管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者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一件小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做,从长远来看,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他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的不错。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她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批评的话,孩子比较爱听。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七)古诗滋养的孩子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
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
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半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的多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的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你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