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陷入了一种“自杀式思维”?
这里所说的“自杀式思维”指的是消极的、错误的、会带给你痛苦甚至抑郁的思维模式。它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导致灾难性结果的思维。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真假不分,只是视觉不同。”——禅语
张三是个高三的学生,他连续几次的模考成绩都不理想,他总是对自己说:“我成绩不好,我就是个废物。”
张三爸爸张二在某建筑工地干活,经常担心犯错,心里经常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没做好,我就被会‘炒鱿鱼’,我就会失业,没有收入,我们家就会陷入困境。”
张三的妈妈李四是个全职妈妈,她经常独自想:“老公就是个自私的家伙,儿子如此懒惰根本考不上大学,而我就是个没用的人。朋友关心我都是假的,他们一定有什么目的。我一定不会告诉她们我过得多惨,她们一定不坏好心。我感到绝望,毫无希望,我毫无价值……”
张三、张二、李四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和错误的思维。
这种思维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行动、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这种思维,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抑郁”,也就是“自杀式思维”。
他们将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单一化、片面地看待事物,同时加上“绝对词”,比如“我总是……”、“我绝对不……”、“我肯定……”、“我就是……”。
这种片面加“绝对词”的方式,导致他们陷入一种消极、绝望的境地。而将他们打入这个境地的整是他们的错误认知思维,逼着他们进入绝境实现“自我毁灭”。
我们如何应对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呢?
答案是——转换思维模式。用"自救式思维“替代“自杀式思维”模式。
我们要在意识到自己正在陷入可能的“自杀式思维”,懂的及时“自救”避免掉进陷阱。
自救式思维是指,多思考拥有“正面+多面+鼓励式”思维,改变内在信念。
比如,张三面对学业成绩的压力,可以做到调整:“我应该争取考到好成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查缺补漏,只要自己尽力了就能拿到比现在要好的结果。现在努力比担忧更实际。”
比如,张二面对工作强度和自身不自信、生活的担忧,及时转换思维自救:“虽然我没有很好的学历能胜任更好的工作,但是我手艺不差,我可以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熟手功夫,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只要认真做,肯定能干好的。”
比如,李四面对自己的人生时,可以这样自救:“我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哪怕别人不理解,但是我必须夸夸自己。也许老公并不是那么不通人情,他也有很多优点。儿子成绩一定也有压力,作为妈妈应该要多多鼓励。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我可以为我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多出一份力,哪怕微博之力,也是有用之人。”
“自救式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从“自杀式思维”中解救出来,从“自杀式”陷阱中及时脱困。
如果长时间沉溺于“自杀式思维”是势必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月有阴晴月缺,人有悲欢离合。”世界上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完美的。
我们应该要乐观、客观看待事物。
向阳而生,积极、乐观面对未来。
唯有此,阳光才可以照进生活,温暖四季。
你陷入了“自杀式”思维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