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也让道家的一句经典火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海报
《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抱朴子》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太平经》说:“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乎天乎?”;
《养性延命录》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更有《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惊世骇俗:“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重人贵生、我命在我”,这便是道家与世界各大宗教、学派相比极为可贵而独特的观念。
一句“一粒灵丹吞入腹”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开头,李靖夫人怀胎三年,太乙真人带来一颗灵丹,终产一子——哪吒。
一句“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结尾,史上最丑也最燃的哪吒眼瞪着观众,太乙真人总结:“不服命,就是哪吒的命”。
如此看来,这部电影可谓道家“重人贵生、我命在我”的完美诠释了。
可是别忘了《悟真篇》“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的后面,紧跟着还有两句:“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
这看似矛盾的前后两句话,像极了人们总在叫嚣“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忘了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也像极了人们总在大喊“知识就是力量”,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当我们总盯着电影的最后一句并为之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时,往往忘了这句话之外的109分钟(电影全长110分钟)其实是在说:“也知由我亦由天。”
02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哪吒是怎么降生的?
饺子导演可谓一开始就是“道中人”。
天地灵气孕育一颗巨大混元珠,被元始天尊提炼成灵珠和魔丸,授命太乙真人将灵珠托生给李靖三儿子,偏偏申公豹从中作梗,灵珠和魔丸调了包,于是灵珠反托生了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而魔丸呢?
成了哪吒!
于是,在世人眼里,哪吒就是“魔”,就是“妖”,就是祸害人间的“劫”,就该人天共诛之!
可是,别忘了,哪吒是混元珠里的那一半炁,是太极图里的那一半黑,是与灵珠同出而异名的存在,是开启众妙之门必不可少的那个“玄”。
这一点,电影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只是世人眼里只有“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03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世人皆知善之为善者,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
”敖丙应该是“善”的、“美”的,因为他托生于灵珠,果然他生得身形飘逸,举止儒雅,好一位翩翩美少年;
敖丙
可是,面对整个龙族的兴衰,这位美少年举起武器,明知在做恶,依旧将整个天地之水引向陈塘关,欲活埋所有百姓;
哪吒应该是“恶”的、“丑”的,因为他托生于魔丸,果然他生得黑眼圈,举止顽劣,好一位玩世不恭坏小子;
可是,面对父亲的以命换命,面对母亲的声声吒儿,这位坏小子举起武器,明知有一死,依旧用三头六臂抵挡住陈塘关的灭顶之灾,救活了所有百姓;
孰“美”孰“丑”?孰“善”孰“恶”?
所有的“应该如何”到底是“天之命”,还是“人之见”?
电影从一开始混元珠的“一生二”,到哪吒和敖丙显相出的“善恶一体”,再到最后灵珠与魔丸的“合二为一”,无一处不在诠释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那么,你我还在拿“应该”去指挥别人吗?你我还在拿“出生”去衡量别人吗?还是这种种的“指挥”和“衡量”恰恰是你我分裂的“相”?
0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申公豹深知其理,所以无论他再怎么努力,元始天尊还是不会把他列为十二仙后选人;无论他再怎么卖力,他在仙界人的人看来,依旧只是一只“豹”。
申公豹看见了他人心中的“成见”,他是知人的,他智。
申公豹
但是申公豹自知吗?
他看不见自己深入骨髓以至于引起口吃的那份自卑;他看不见自己宁愿用傀儡符去违抗师命的那份背叛;他看不见自己宁愿牺牲众人来成就自己的那份虚伪;他看不见自己一旦失败便落荒而逃的那份寡义。
申公豹看见了别人,却看不见自己,他自知吗?他无明。
哪吒说:“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当哪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在内心否认了自己是妖怪,不然不会用一个“当(妖怪)”字。
但是,他又是谁?
那个时候的哪吒并不知道。他用自己与生俱来的魔力去做各种各样的破坏性事件;他跟着太乙真人修习各种“急急如律令”;他掀起整个镇子的战火来消灭一个海夜叉......
哪吒所做的一切不外乎都在寻找“我是谁”,而且从未简单认同任何人对自己的定义,暴力只是他外在的一种表现,内心却完全是个纯真而充满好奇的孩童,这是他与申公豹根本不同的地方。
所以,当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了“胜人者有力”的人时,却发现敖丙和自己在海边踢了一次键子,自己就会落泪,自己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遇见敖丙,是哪吒看见自己的时候,这两人本为一体,在对方眼睛中看见自己,是“自胜者强”的开始。
“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从“寻找我是谁”到“我来定义我是谁”,哪吒成就了“自知者明”,才能对因为放不下整个龙族的责而选择违背自己内在的敖丙喊出那一句:“我一个魔丸都活得比你像个人样。”
可是,别忘了,哪吒是怎么做到的,完全靠自己吗?
当然不是。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
爹教的道理,是天机。
05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自始至终,哪吒都不是一个人。
首先,他的背后有一直深爱他的爹与娘。
这位娘是这样一个人:你们说我儿是灵珠,我爱,你们说我儿是魔丸,我亦爱,我就是“爱”;
这位爹是这样一个人:三年前,你们说我儿是魔丸,我给他“生”;三年后,你们说我儿必遭天劫,我用命换他“生”,我就是“生”。
这一个“贵生”的爹、一个“至爱”的娘,便是“德”。
其次,哪吒的背后有一个不放弃他的仙——太乙真人。
是自己弄错了灵珠只好负罪还情也好;是怕得罪了元始天尊只好改造哪吒也好,这位太乙真人始终没有放弃教导哪吒,并声声唤他“徒儿”,甚至不惜最后搭上自己百年为仙的修行去救回哪吒的一条魂魄。
如同《西游记》里取经的唐僧背后有一个如来,不羁的孙猴子背后有一个观世音,而每一个妖怪的背后也有一个大仙或大妖,哪吒的背后有他的父母,有他的太乙真人,这,就是他的“靠山”,就是他的“天”。
06
“我命由我不由天”与“我命由我亦由天”
——《悟真篇》
”没有“贵生”的爹和“至爱”的娘,哪吒再不认命,也还只是个魔丸;
没有“糊涂”但不“虚伪”的太乙真人,哪吒再不认命,也还只是个祸害;
没有本就为一体的灵珠敖丙,哪吒再不认命,也难逃一死。
而这些,哪吒很清楚,所以他选择了“还爹一条命”。
最后,究竟能不能改命,哪吒是不知道的,但正是在这种不知道中去勇敢反抗,才是真正的勇者;
而那些指望着“烧香、拜佛、捐功德”便能改命的人,从根本上早已认了命,是打着强者旗号的弱者。
同样,哪吒喊那一句“去你的鸟命”,不是无知的“自傲”,而恰恰是建立在“自知者明”的基础上,这是真正的明者;
而那些叫嚷着“我最强,我最能,去你的**”的人,既不“自知”,也不“知人”,是喊着口号去掩藏脆弱的懦夫。
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还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掂量点,再去喊;
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还是“尽人事,听天命”,
悠着点,再去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