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打晃晃。拉练的时候,大家是在半饥饿的状态下,每天大约行军六、七十里路。
回北京从八达岭走出山的那天,也许是下山路好走,一天的急行军一口气走了八十五里。
寒冷、饥饿,是当年拉练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记不清是那位学友调侃的学着电影里列宁的口气道:“寒冷和饥饿严重的威胁着苏维埃政权的生存”,也许、可能、大概齐是因为有影射、攻击拉练之嫌,连里的老师找他“谈心”之后,这类的调侃再也没有了。
那时全国学习解放军,大搞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简单讲,就是一个积极进步老师或同学专门负责帮助一个落后的同学,谈心是帮助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在那会儿,“饥寒交迫”这四个字,是形容旧社会的专有词汇,根本就不能属于新中国。
想想吧,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话里话外的,咱怎么也是过的比他们好的那三分之一呀!你可别一个不小心把自个儿划到贫穷的三分之二那边去了,他们还等着被我们拯救呢。
2.
记不清哪位著名的法学家讲过:“凡是侦破重大的案件,必须要充分了解案发前后的重大历史背景。否则,将会制约破案者分析事物的思路和视野,在得出的结论中难免出现重大的错误。”
以上如此之长的铺垫,不过是要交代一下三十年来一直未能侦破的悬案的历史背景,提供尽可能多的破案线索。
福尔摩斯善于从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破案的关键物品,或是一张图纸,或是一颗珠宝什么的。可我要说的这起案件,真的是什么也没有留下。
拉练后期,走出大山往南,过京密引水渠,来到秦城附近的桃林村。
指挥部传下命令:就地休整四天。白天全班只留下两个人在家值班,其他的人一律上山砍柴。
村子小,老乡人家少,借不到一人一把镰刀,大家只好空着手爬上光秃秃的荒山,用手薅些枯黄的茅草,或是撅些山枣枝之类的植物,积少成多,全营上下每天也“砍”得不少的柴禾,再分给各排烧火做饭。
白天不用行军了,多出来的时间就成了大家“开精神宴会”的好时光。
也不知是谁在山上摘得了一些干枯的野山枣,藏在兜里,回来后悄悄分给几个要好的同学。虽说是饿,可日子过得道也快活,没事偷着乐呗!
四天休整很快就过去了,临出发的头天晚上,一夜无话。早上早早起来,喝过稀粥,纷纷打着背包,正准备出发时,坏了,出大事啦!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一张失踪的烙饼(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