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由08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自由08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作者: 董瑞红百合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22:37 被阅读0次

    自由08 |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

    转述师:宝木

    武志红

    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欲求流动”,这是第一讲,“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

    首先来和你分享一个视频的内容。这个视频的名称是“收到礼物的小萝莉”,视频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收到了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一个书包,里面塞满了礼物,有两张影碟、睡衣、零食和有迪士尼标志的T恤。这些礼物都很普通,但带给了小女孩惊喜,她连珠炮般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我想这个!你怎么知道的?”

    礼物看完后,妈妈问她,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想带着这个书包去哪里,小女孩带着点撒娇地说:“迪士尼”。妈妈说:“好,今天就去!”小女孩再次被震惊到了,她问爸爸,这是真的吗?当得到确认后,她喜极而泣,嚎啕大哭,哭着哭着,妈妈说,跳个开心舞吧,她立即又带着泪珠跳了个开心舞。

    整个视频中,小女孩的情绪转折非常多,但这些情绪和转折的发生,都极为自然,加上她生动的身体姿势和表情,让视频也极有感染力。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视频网站搜索看看。

    我觉得这个视频是对“情绪流动”的一个经典诠释,还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流动的朋友,可以好好去看看这个视频。

    视频中小女孩的情绪流动,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要回到我们一再讲的一个理论模型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他发出的一份能量触角,如果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是被看见,然后会变成好的生命力,如果不被看见,就会化为黑色生命力。如果一个人确认到,他发出的能量触角基本能被接住,那这个人就会在伸展能量时没有了大的阻碍,于是能量伸展得就会自然流动。

    你的每一个欲求,都是一个能量触角。像这个视频中,我们清晰看到,小萝莉的需求被充分看见了,这让她非常惊喜,而她的需求不过是两部影碟、一些零食和衣服,最大的一个需求是去迪士尼。当这些需求都被看见时,她整体上就处在了能量自然伸展的状态里。

    当然,她的情绪流动如此自然,我们还可以推论:在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美国家庭中,她可能一直都活在“我的需求基本会被看见被满足”这样的基本感觉里。

    讲到这儿,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在你的原生家庭中,你获得过这种基本感觉吗?

    可能你还会问:我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了这种基本感觉呢?

    情绪的自然流动,是一个标志,而另一个可以目测的标志是一个人在表达需求与情绪时,他的身体是协调、放松而自在的吗?如果是,那很可能是获得了这份基本感觉。相反,如果一个人身体紧张、表情僵硬,那这个人就很可能没有获得这份基本感觉。

    没有获得这份基本感觉的人,其中一部分人,会特别怕麻烦。他们既怕麻烦别人,又不愿意被别人麻烦。

    少麻烦别人,在东方文化下是一个美德,特别是在日本,但与此同时,日本社会的活力也有了巨大问题。表面上性文化极为发达的日本社会,2016年一项政府调查显示,18-34岁的未婚者中,超过40%的人,没有任何性经验,高达70%的男性没有在谈任何形式的恋爱。

    2015年,我去过一次日本,抵达大阪机场时,我突然有了一种鸦雀无声的感觉,当然事实上没有那么安静,这主要是一份感觉,然后看机场的工人,觉得他们像机器人一般。这份安静,我不大喜欢,我觉得有点像是死寂。

    不管我们怎么美化少麻烦别人,我们都可以看到,没有麻烦,也就没有了情感。并且,总是少麻烦别人的人会发现,一些特别能麻烦别人的人,总是比自己活得更好,也更招人喜欢。

    例如,我的一位朋友,一直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女人,她的事业也发展顺利,最终成为了全球五百强企业的全球副总监,她就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她说,自己可以同时处理上百件事,她不觉得这是挑战。

    她在美国工作没两年的时候,就已经多次获得提升,她对我说,她非常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她的多数华人同事,对上级总是太客气、太拘谨,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像自己这样,主动接近上司呢?她还发现,上司是可以使用可以管理的,而且你越是这样做,他们反而越喜欢你重用你。

    我请她描绘细节,而她讲了一些之后,我总结说:“我感觉你像是这样的,过去咣当一声,一脚把上司们的门踹开,非常直接地说‘混蛋’,出来帮帮忙,然后这些‘混蛋’就乖乖来做事。”

    我的这个反馈让她放声大笑,然后她说她想起了自己和爸爸的关系。她的爸爸是一个严重的宅男,她的哥哥姐姐靠近爸爸时总是很困难,而她却很容易,她靠近的方式就是很野蛮地命令、使用父亲,没想到父亲对她越来越好。

    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渴望被看见,是人的根本需求,她爸爸的宅是一种把自己锁起来的状态,当哥哥姐姐们用普通方式靠近爸爸时,爸爸会说“别烦我”。哥哥姐姐们收到了这个信息后,认为这是真的,就真的后退了,结果爸爸就只能继续陷在孤独中了,而她野蛮地把爸爸的门踹开,让爸爸出来陪她,同时也把爸爸从孤独中拉到了关系里。

    怕麻烦别人,是一种懂事,而孩子太早懂事,或一个成年人太过于懂事,那可能意味着经历过很深的绝望。

    我们观察小孩子就会发现,他们会很天然地想把自己的各种动力,展现在关系中。一位网友曾在我微博上留言说:

    我小侄女会理直气壮的要爱,生气了就要你哄,发脾气也要你哄才会好,到现在六岁了还是会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饰对你的依赖和需要,所以大家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点。她像小太阳一样,永远活力热情和快乐。

    这段描述,就讲了一个欲求基本被满足的孩子,这个孩子就达到了科胡特所说的心理健康的两条标准:自信,活力能滋养自体;热情,活力能滋养客体。

    点击查看:《动力02 | 自信与热情》

    怕麻烦别人的人,像是一个孤岛,因为无数次体验过能量触角伸出去后,没有被接住,于是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别人欢迎的,这叫做麻烦别人。

    伸开双臂,如果你还想被拥抱的话。——鲁米如是说。相反的情形则是,怕麻烦别人的人,双臂已经很难伸开了。

    深度的怕麻烦哲学,都是在生命早期,在家中就建立的。健康的情形是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的劲儿去要帮助、要爱。孩子体验到既然父母都喜欢这样做,那这样做就不是对父母的侵扰了。

    如果父母缺乏热情,对孩子的好,是努力做出来的,那么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孩子仍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不给父母添麻烦,由此形成怕麻烦哲学。

    缺热情的人,可以努力对别人好,但这时会有付出感,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他没有享受和愉悦,他的确觉得对别人好像是在割自己的肉,他意识上再慷慨,付出感一样产生。

    关键是把生命力展开,把热情活出来,一旦你是一个能量可以在关系中自然流动的人,你会体验到仅仅能量在你自己身上和在关系中流动,就已经是很开心的事了,你体验到这份享受后,就不再容易有付出感。

    欲望、声音、愤怒、喜悦、爱、恨、高峰体验、歇斯底里、心流……这些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活力。活力流动起来后,你才能享受到,热情流动的感觉多美好,谁付出谁索取,谁对谁错,其实都不重要。

    有一天晚上,我深切体验到这一种感觉后,在微博上发了一段感慨:

    放下对错,只有爱恨;放下评判,只有感觉。——这真好。世界在摇曳生姿。

    所以,我建议你可以试着鼓励你的孩子,鼓励你的爱人,也鼓励你自己:

    伸出双臂,如果你还渴望被拥抱的话!

    今日得到
    一个人活在“需求基本被看见、被满足”的感觉里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情绪的自然流动,另一个是在表达需求与情绪时,身体是协调、放松而自在的。
    深度的怕麻烦哲学,都是在生命早期、在家庭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的情形是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的劲儿去要帮助、要爱。
    活力流动起来后,才能享受到热情流动的感觉的美好,谁付出谁索取,谁对谁错,其实都不重要。
    划重点
    深度的怕麻烦哲学,都是在生命早期、在家庭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的情形是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的劲儿去要帮助、要爱。活力流动起来后,才能享受到热情流动的感觉的美好,谁付出谁索取,谁对谁错,其实都不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08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hn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