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的计划是在6月份定下的,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到了8月底,已经退无可退了。出行前几天还在两个出行目的地之间纠结,最后敲定了四川。不是另一个目的地不好,而是话语权指向了四川。
对于行程有各种意见和建议,对执行操作也有很多选择方式。最后毫无悬念的等来那就话:烦死了,你去弄吧!
我成了所有方案的托底执行人,也可能是背锅责任人。
我出行不管是交通、住宿,还是旅游门票基本都是选择携程。不是因为他的性价比最高,只是觉得他的服务、选择都比较全面,也就懒得在价格上做太多比较,费时费脑。
平台是供需双方的桥梁,左手右手都要赚钱这很正常。我们需要的是安全、透明的服务,供方要的是需求信息和回款保证,大家各取所需、愿打愿挨。
四川的旅游名胜之地实在太多,时间有限只能取舍。原来九寨沟都被否了,理由是太远了,说是下次来四川再去。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那些擦肩而过的风景真的是错过就错过了。
我们总是说下次有机会,但我们的选择太多了,那些曾经落选的选项被再次拾起的概率很低。因此尽管时间很紧,我们还是把九寨沟排进了行程。
落地成都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被群山捧在手心里的天选之子。
赵雷的一曲《成都》唱红了自己,也唱红了这座城市。有多少人是因为这首歌而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想要感受歌曲里的情意绵绵。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发现啥也带不走。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都说成都人过的是慵懒、惬意的慢生活,来旅游的人也想感受一下。
来接机的师傅是成都本地人,他的话打消了我的这种想法。他说在成都那些公园、茶室里喝茶、打麻将的,大都是退休的本地人和来旅游的外地人。大多数成都人和全国其它地方的人一样都在每日为生计奔波,真正的慢生活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属于平民百姓。
到了成都入住酒店已经是下午三点钟,酒店很贴心,入住礼有:特色糖果、牛奶、熊猫玩偶、熊猫图案的胸针。入住两晚每晚都有小点心:双皮奶、红糖糍粑,客服会提前询问需要几份,并告知几点钟送到房间。
这次又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路早”,即由于出发较早赶不上酒店的早餐,提前告知后酒店为客人准备路上吃的早餐。我们离店那天就体验了一下这个新概念:牛奶、面包、白煮蛋,这才是旅游城市酒店(成都浣花锦城酒店)的正确打开方式---服务至上。
来成都的计划之一就是去武侯祠,因为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包装成为智慧的化身和忠君爱国的典范,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的案例。来成都怎么能不去拜谒一下?
对它的最初印象就是杜甫的那首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想象中应该是:长长的甬道两侧松柏森然,沿着台阶缓步上行,庄严肃穆。
没想到的是它地处闹市街口,一下车“汉昭烈庙”就怼到了眼前,感觉有点突然。
我们见到的武侯祠和杜甫见到的已大不相同,当年它应该确实在锦官城外,我们城市扩张的加速度在近现代已远超千年以来的任何时代。而现在“君臣同祀”的格局也是在明代才形成的,后殿的“三义庙”是清代才建成的。
前殿正中供奉的是刘备,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殿前两侧廊内是28位文武群臣的塑像。中殿供奉的是诸葛亮,羽扇纶巾、双眼微阖、似笑含嗔,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喜怒随时切换。
殿前的唐碑和明碑是真东西,有古意。
到了成都必须要吃正宗的川菜,晚上找到一家开在公园里的川菜馆。点菜时小心翼翼地问有没有不辣的菜,仿佛不该这么问。服务员推荐了几个,味道还是不错的,可“辣点”还是超出了我们的“耐辣值”,嘶嘶哈哈地填饱了肚子,感觉米饭真香。
三星堆博物馆
第二天的行程是大熊猫基地和三星堆博物馆一日游,参团的弊端就是早出晚归,时间不由自己做主。
大熊猫基地比拼的是脚力,因为场馆较多,且每个场馆都有一定距离。我们按照导游指示的路线快速转了一圈,几个主要的看点都走到了,就是比较赶。
导游对布局非常清楚,先到哪里、什么线路安排地很高效。该看的的确带你看了,该讲解的也的确告诉你了,只是你看了一圈下来有如囫囵咽了一个汤团,知道啥馅儿,却不知道啥味儿。
由于天气炎热大熊猫不能室外活动,都待在恒温恒湿的空调间里,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看几眼,拍个照片就被人流冲着走向出口。太阳产房里据说有两只年幼的熊猫,结果只看到角落里黑白一团,眉眼都没看清。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暑假的旺季尚且如此,暑假里的情形可想而知。其实全国很多动物园里都有大熊猫,只不过这里的年龄阶段更全、场馆更多,猫都是一样的可爱。
小熊猫就没有大熊猫那么好的条件了,它们一定是被迫营业的。它们趴在树荫下的树干上,四肢和长长的尾巴垂下来,一幅摆烂的腔调。有几只游走的,时而在沟底啃啃草皮,时而扭动身躯沿着树干走着模特步。最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继续躺平,只有游客为它们的一动一静欣喜兴奋。
赶到三星堆博物馆已经是中午时分。对它的了解原来只有新闻、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来之前也没有做功课。看过之后觉得应该提前做功课的,否则只能是看过即过。
最近在补课,把展品的讲解再过一遍。
三星堆遗址内没有发现文字,使这个“文化”、“文明”充满了诸多神秘色彩。就是它的得名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法是遗址内的三个土堆,有如三颗星星而得名。
我觉得有点牵强,任何三个土堆不管如何排列、分布都能在天空中找到对应的三颗星,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对应东西,如:湖泊、城市、山峰等。“三星伴月”的说法也只是后人浪漫的想象,就连这三个土堆到底是什么也存在争议。
还有说法是源于“三星村”就像仰韶遗址的仰韶村、二里头遗址的二里头村。但我查阅了一些相关文章,在遗址初发现时均未提到“三星村”,此说法存疑。
尽管在遗址中没有发现文明的要素之一:文字,但是它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了,最起码它们已经不用“人祭”了,而同时代的殷商还在使用。馆内藏品可以看出巴蜀之地与中原文明和近东文明交流的痕迹,也足以说明其与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包容。
文字的发现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馆内的藏品的确丰富而令人震撼,应了展馆内的那句“沉睡几千年,一醒惊天下”。里面的石器、陶器质朴无华,但其数量和品类并不输于中原腹地同类遗址的发现。
最令人震撼的是数量繁多的青铜器物,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铜人首鸟身像、青铜兽首冠人像…,每一件藏品都设计精美、制作精良,让人不得不佩服古蜀先民的技艺和智慧。
还有众多的金器和玉器,金杖、金面具、玉璋等,无一不是精品。金杖薄薄的金皮金光闪闪,上面还雕刻着鱼鸟花纹,显示了古人黄金冶炼技术和制作工艺三千多年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各式各样的玉璋晶莹剔透、花纹精美,其年代和品类虽不及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但它们带有明显的山地先民的地方祭祀风格。
藏品太多了,不能一一介绍,也没能力择其要义,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参观或者研究一下相关资料。
要吐槽的是参观体验比较差,馆内可谓人声鼎沸,有呼朋唤友的男男女女,还有咿咿呀呀的各年龄段的儿童。就算用耳机也很难听清楚讲解,你正在看一样展品身后突然伸过来一部手机挡在你眼前,拍了照片就走。还有排队和展品合影的,跟这些祭祀用品合影也不知道咋想的?
据说暑假里人更多,排队入场的队伍已经排到公路上了。几年前的暑假去“陕博”也是类似情形,感觉也很嘈杂,没办法静静地的看,被人流轰着走。
我们的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记忆的平台不应该利益为先,应该耐得住寂寞。国家若想以之为器,加深民族认同、加强大一统认识就要舍得投入。我们观众也要少一点跟风打卡,多一点对文化的积累和敬畏。
大熊猫基地加上博物馆一圈下来已经很累了,但散团地点偏偏就在宽窄巷子对面,只好坚持一下去打个卡。这里倒是不同于其它景点雷同的商业街,这里多是些观看川剧、变脸的茶馆,地方特色的文创商铺,还有就是火锅店。
想到来四川必须吃一顿火锅,晚餐找了一家火锅店,“老夏老火锅”
出于对四川火锅的尊重,也觉得点清汤锅有点失面子,我们点了鸳鸯锅。开始用筷子蘸了点辣汤觉得好辣,想是这辣汤也只能作为我们倔强、体面的摆设了。
中间又不死心,辣锅里涮了一块肉,蘸着配备的香油料吃下去倒也可以接受。这家店不同于以前吃过的火锅店,没有配备辣酱、牛肉酱、麻酱、蒜泥等蘸料,只有每人一小瓶的特制香油,还有点香菜和葱花。蘸过以后辣锅里的肉包裹了油降低了对舌头的刺激,清汤锅的肉更香了。
从来没有哪次吃饭用这么多餐巾纸,多数都是用于擦汗的。周边除了餐具碰撞和笑谈声,听到最多的是打喷嚏和嘶哈的声音。这家火锅味道真是不错,激发了我们食量的潜力,光盘。
四川火锅配白酒更是酸爽!
2024年9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