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7159/eb1fa3da47ffc59a.jpg)
描述词为:抓壮丁,亲人呼喊,长长的队伍。
使用风格:通用设计。
风格强度:16
绘画步数:25
噪点数量:0.02
主题:无。
绘画比例:4:3。
采样模式:油画模式。
创意来源为:
唐代诗人杜甫作品《兵车行》
诗歌原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娘)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赏析
杜甫的诗作《兵车行》并非套用传统的乐府古题,而是根据具体事件构思而成,因事制诗,自创新主题,以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描绘了人民的痛苦生活。
诗篇起始于突然而生的客观描述,采用浓重的铺陈手法,如风如雨,猝然展现出一张惊心动魄的离别图:战车呼啸,战马嘶鸣,一批批被掳来的贫困百姓,穿上了戎装,系上了弓箭,随同官员的押送,正前往战场。征兵的长辈、妻子亲人紛纷在队伍中四处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扯拉拉,捶胸顿足,一边叮咛一边呼喊。车马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的大桥也被遮挡了。成千上万人的哀嚎声汇聚成轰鸣的声响在云霄中回荡。“亲人妻子送行”,一位家庭的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掳走了,剩下的都是些年老体弱的妇女和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啻于天塌了下来,自然要扶老携幼,一起送行。一个普通的“送行”二字,蕴含了诗人极浓的情感色彩。亲人突然被征兵,又赶紧押送出征,亲属们追奔呼喊,去参加那场瞬间的生死告别,非常仓促,也十分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内连续四个动作,再现了送行者那种眷恋、悲痛、愤怒、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非常细致入微。诗人所写的车马人流、尘埃滚滚;哭声哀婉,冲天而起。这样的描写,从听觉和视觉上描绘了生死离别的悲惨场面,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离散的悲剧。
《兵车行》是杜甫名篇之一,融情于叙述之中,涵盖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叙述步骤上,前后相呼应,布局得当,开合自如,秩序井然。句型、韵脚变幻无常,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还运用了民歌的联想法,紧密衔接,铿锵有力,优美动听。运用通俗口语,清新朴实,表达明白。这些民歌手法的使用,给诗歌增添了直接而亲切的感染力。旧时有人评价:“语言多样,类似歌谣,愈简单愈贴切。”
郑重声明:文中图片为AI绘画智能程序绘制,已发布至本人AI作品集,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