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读到哈佛商学院的一条介绍:哈佛商学院的成绩有15%基于课堂参与度。教授们上课的时间是90分钟,而且不允许学生做任何书面记录,所以关于课堂讨论的内容,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看到这里停下来想了想,如果我读书的时候不做笔记,那合上书能记住些什么?
这正好跟猫叔讲过的读完一本书后马上做一刻钟的分享一样,所以就试验了一下,好吧,看了160多页,能将两三个知识点,但不成系统,基本是心里知道意思,但术语说不完整,例子据不准确,更不用说前后顺序了。
然后出门办事,四点半到十点一刻,不到六小时,还记住多少?能模糊不清地举出两个例子,说出一个观点,模糊不清,只能说出大概意思。那如果想把知识点全部回忆起来,就需要重新翻书,并且要运用逻辑思维在大脑中形成思维导图,否则还是记不住多少。
这样做实在太训练大脑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了。然后刚刚又看了一篇吴军的《态度》第31封信,讲的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然后不自觉地这两种能力就被联系到了一起。学好数学,不是学的解题技巧,不是刷题提分,而最最重要的是理解,是学习它的推理方式,练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洞察能力。这时总算知道了写作文跑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你根本就没读懂题目的要求,因为数学没学好,理解能力差。
这一点原来是理解不了的,总觉得学好语文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可是不然,最开始学好语文的确能提高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力,但后来学好数学,对理解力的提高用处更大,这也是很多普通人跟成功人的区别,从信中举出的例子就能明显看出来了。
想从现在的条件中推理出未来,最重要的是能找全现在的已知条件,这一点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很可能是因为数学学的不踏实。比如书中的例子,告诉你要去北京开会,你能从中想到多少有关联的事情呢?首都,冬天天气干冷,容易起静电;爱下雾霾,容易引起呼吸道问题;交通拥堵,需要早点出门;皇城所在,有很多老景点,可以安排好时间去转转;它是政治经济中心,有很多大型现代化建筑名胜等等。如果不问你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多少呢?如果要想的更全面,很多人就需要按类别写下来。但如果你的大脑已经受过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那不写也会马上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反应和认知,做的准备也就会更全面。
以后试着练练第一遍读书不做笔记,读完后马上录音做分享,看看对我这种眼花耳背,记忆力奇差的老家伙有没有效果,如果有,就看看练完几本书之后出效果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