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给孩子们播放了《无问西东》有关西南联大的部分——沈光耀投笔从戎和吴岭澜叩问真实两个故事,选了部分来自《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文字(有关庚款留学、抗战中的大学西迁、蒙自的魅力)分享给他们,阅读了汪曾祺有关西南联大的四篇回忆性散文,蔡朝阳影评《教育最深沉的能量在哪里?》,以及梅贻琦先生部分日记内容所关联的史实。最后的作业是探讨“西南联大精神”在当今的意义,或是想象假如自己在西南联大的课堂里……其中想象的这一题,有两个同学说并不想回到那时,一个觉得并不能适应颠沛流离,另一个觉得战争年代的生离死别于他会是何等的痛苦,我起先讶异,接着欣慰于他们的真实。以下是孩子们的见解或想象摘选,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孩子,他们敢说,他们思辨,他们淳真,他们很精彩:
中国处在战争之中,黄昏的朦胧给华夏大地蒙上了一层阴冷的灰。好像所有东西看来都仿佛是幻象。中式复古建筑的屋檐消失在黑暗之中,炮火给世道的白卷染下黑点。
这一片净土,有一群等待着黎明的人,他们蛰伏与云南边陲的山,那里荒芜不毛,却是中国最后的智慧集成。每一个人都是互相的引导者,领导在已经逝去的光明世界,端着枯朽的灯,进到沉静的山谷,在那里,即将收获成熟的快乐。
泰戈尔在飞鸟集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相信你的爱”。在西南联大中的学生、老师、学者仿佛没有界限,仿佛是兄弟、父子,他们承载着中国教育的兴旺,是在动荡中永恒的“旅客”。中国的抗战前线与他们心灵相通,相信在风雨中从容、平和,给每次的死亡时刻戴上了人性的光辉与无畏。茶馆喝茶,雨中送伞,沟中刻字。能在战争中,用自己的年轻朝气和真实把这战争的血腥化作狂风骤雨的花朵。
——徐佳荣
现在讨论西南联大的意义:
再忆西南联大,忆的实为返璞归真。
联大的心是“真实”的。与现今功利化的学习相较,联大的治学则显得遥不可及。与其说是“治学”,不如说是在“修学”。诸如泡茶馆、叫座、跑警报此类可爱的活动,实则是学生内心的自然流露和真实。不骄不躁,不闻不问,浩然正气。
当然,联大之气的蓬勃根源,在于师。坚强的师,倔强的师,也许在今看来,在课堂上吸烟,讲到哪儿到哪儿的师实令人担忧,但是只会下载文档呈现于电子屏幕上的师更令人后怕。他们可能狂狷不羁,也许多情浪漫,亦或大儒气象。但这些外表之内,是同样一颗怀着自由、民主的心。在波云诡谲的政斗之下,在枪林弹雨的“自杀式”战争中,他们不谙世事,带领中国的一丝希望,潜伏在世外桃源。
但,着实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在一个美丽中国,在写着“无问西东”的“民主堡垒”中,蜷缩着的,是一群满目权色的犬儒。削尖脑袋钻的是为一张更高的文凭。更震惊的是,21世纪的中国少年,在幼儿园就被定义了这思想模式,要进入一个好的小学才有好初中,有了好初中等等。一步步推理得:要一张好文凭而不是一颗格物致知的心。
长眠地下的先贤们笑出了“泪”。不知为何,领导人前仆后继,但却成了一支独立团,亦或是敢死队。护送的是一支亡灵先锋。
中国之创新何以如此平庸,中国之科技界何以 如此死气沉沉?为的是一颗自由之真心,为的是不解社会之所需何在。不是实业救国,不是军事救国,中华民族之腾飞必不可少的翅膀是“真心”,是“自由的心”。如果丧失了自由意志,“中国”二字于我又何干?
改编易卜生老先生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国是那个孤立的国”。为此,沉心,寻我,寻真,寻自由。
——徐文彬
假如我在西南联大
见那炸弹无情落下,炸开了那片房屋。更炸开了我七零八落的想象。
回到警报拉响的一声啸,飞机轰鸣而至,我早已对此司空见惯,麻利地收拾起课本,简快地几个小跑跳就跳入地窖之中,等着死刑的到来,伴着凌空之响——那死神漫长而又无比折磨人的读条,在被炸声掩盖的那一刹那吟唱完毕,似不给予任何余地的,我看见我残破的身体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拉至东倒西歪的房舍,一个用颤抖的心朗诵着颤抖的文章的颤抖的人,正吃力地撑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一片天。我的思绪随着他们的话语而荡漾。如同溪流入海一般畅快自然。去领略天地之间那苍茫古老的秘密,纵使屈居于此等狭舍。我念及我虚弱的身体在升华的烈焰中看到了无比宽广的世界。
切来那挚友凝望的一瞬,那枯萎的大地在一瞬间被绿席席卷,犹如开天辟地一样硬生生于混沌之中分出清明,现出坚定。在话语由远至近断断续续中回荡,是不变的契约。在方向由,乱至清徘徘徊徊中确立,是不变的努力。而在爆鸣轰轰烈烈生生死死世世代代中,是变了的人。逝去的这一刻,西南联大的课堂外,我向死而生。
我看见我,我看见联大,然后我就满怀希望,无理无由——我知道了未来。
——王雯涛
西南联大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西南联大对如今的我们而言,已是有七、八十年之久的历史。而当这段历史浮现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丝震动。那是相比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现如今的我们到底缺了什么?西南联大代表着什么?我想,是对自己的真实的寻觅与坚守吧。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于被世界推着向前走。那么我们忙碌于纸醉金迷的大都市中,我们是否记得自己需要什么?自我,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本质。正因此,才有了:“who am I ?”这一西方哲学中对自我本质的询问;才有基督教中“忍受苦难”这一自我锤炼;才有了“诸法无我”般人生和自我的洞悉;才有了道家中“天人合一”,对自我与自然的融合。在我看来一个人对自我的理解可分为四层:寻觅——坚守——自然——包容。可对我们的大部分人而言,第一步就已经输了。
而正是有了对自我的了解,所以在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的教师和学生能坚持下来,甚至能享受艰苦的时光。正因为有了对自我的追求,所以才有汪曾祺笔下那位郑同学在日军轰炸下依然泡着莲子的从容不迫,我想生活在西南联大的人或许不一定幸福,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有着一种真实的平和。
“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心,无问西东。
——徐青
假如我在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中中文系的自由,是我所向往的。
我喜欢的语文,是那种纯粹的语文。初中的语文,只拘泥在背读写上。让你赏析一句话,只要你扯得够多、够远,搭点花言巧语,就可以了,指不定还被评为优秀。但说不定,人家作者没有这种意思,将一句话不断歪曲变形,恨不得把作者的心思挖个空,恨不得做个当面采访。
我看到的语文,是千疮百孔。
而我要找的语文,在西南联大中,给我的感觉是,自由。
我会喜欢闻一多先生的课,我会听他一遍一遍地讲,痛饮酒熟读《离骚》,方称“名士”而不感到厌倦。我会坐在底下的座位上,看着他对手绘的伏羲女娲指指点点,听着他将复杂的研究简单化。我可能不会仔细摘笔记,但我肯定会仔细听讲。
学生不能决定老师的性格,但学生的性格决定喜欢听什么样的老师讲课。而我不喜欢胡里花哨,不喜欢伪装。
更重要的是,在西南联大赞许的是创意,而不是机器复读一样死板。
当然除了闻先生,其他老师的课我也会去上,只要不死板。
我只是一个学生,无权去评判教育体系,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我的确有些厌倦了,我是有不懂语文的地方,但我知道,写学术报告的时候绝对不用华丽的语言来写,根本不可能在说明书上印“产品犹如清水芙蓉之清灵。”
回到西南联大,我会去看每一花每一木,我只是想在记忆中留下一点印象,以待未来去回忆追溯。我会对每一个老师做一次研究,只要我喜欢他上的课。当然前提是我喜欢这个老师。
——査德力
讲台上的无人干涉,讲台下的天马行空,令人无比向往。没有“施政纲领”,没有“教学”的框架,随心所欲,毫无拘束。图下飘出两行“阁下之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耳边溜进一句:“《庄子》嘿,真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又蹦出“你把注解发给学生!要不你也拿一本白文!”教授直白中尽显可爱。他们放言月旦,“夙慧”“仙骨”毫不忌讳,纯粹,毫不遮掩。他们又可敬,罗先生在黑板上的一气呵成,闻先生秃笔下的蝇头小字,文采斐然,集思想、逻辑、才华之美,以画相映,想必一定淋漓尽致。穿城走巷又算得上什么。台上“吞云”,台下“吐雾”,他们真如挚友,推崇新怪,作为学生,谁有肯人云亦云,尚于平庸呢。
茶馆里翠湖吹来的风里带着绿意,红茶色如玫瑰,绿茶薄如蝉翼。酸角入口攒眉,拐枣状如鸡爪,泡梨爽口随香。跑进包间,躺在蓬松清香的松毛上,天空蓝得欲滴,阳光漏下,“丁丁糖”一声清脆间震下,松子的香仁在牙尖的迫压下送开,让人无限神往。
而事实,食不果腹,战乱纷纷,已放不下一张课桌,读书,只为在恶浊中留一份信念,一份去除了功名利禄,牟利索取的单纯的渴求。对知识的好奇和精神酣畅淋漓。是一份真。而今的教育,已然被传统观念固定窒息,缺乏了教授的敢言,对传承的执着,对文化的炽热。而读书,更是在分数的逼迫下,唐宋诗词带来的共鸣,成为了口中味同嚼蜡的喃喃,语言文字的魅力淹没在大串枯燥的死记硬背。以繁忙的麻木,聊以自慰。我们需要真一种沉醉于文字的享受,一种发于肺腑的袒露,一种不计代价,不受约束的尝试与勇气。我们总为他们的眼光所困,为世俗的眼光所限,走着限定的路,麻木地奔走,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忘记了心的丢失,忘记了自己要有存在的意义,忘记了读书求知欲望的强烈,忘了随心所欲,活在当下,不问西东。
——吴宁宁
看完《无问西东》,心潮澎湃,不像是看了一部电影,更像是读完一座古朴的纪念碑。震撼,是播放片尾曲的唯一的感受。那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百年后的文化精华,直触人们的内心,如母亲般温柔地拂去了心灵在俗世中沾染的尘埃。
——石蓝蓝
当年明月说:“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落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既然历史无法改变,那现在谈西南联大的往事,还有何意义呢?但是,历史虽然冰冷,但历史需要铭记,历史是将来的导师。
——徐雅婷
问:西南联大精神对如今有何意义?
答:就上面一个问题来看,我们应首先弄清楚西南联大的精神是何物?众所周知,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即是为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而其意义,使是以薪薪之火,传递中原华夏的文化脉搏,而其精神,使是与危难之间,肩负国家兴亡重担却依旧从容,自信笃定。也是一种不受战争和革命摧残得自由大学之梦。之所以说其为梦,因为它是美好的,自由的,梦幻的,但却也是易碎的。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和极端政治的高压之下,早已冲刷得一干二净。原先在那一片追求真知、真相、真理的誓言声中,却苟且着那遍地犬儒。而今的社会,清华大学生们迷茫、困苦,做着一般的工作,活着一般的人生,算的是柴米油盐,想的是利益得失,没有慷慨赴国难,也没有为国为民的大事。那么,这自由,对于通才教育的坚持,学术独立保护,自由梦想的包容的“梦”,是否已经消失?是否已经没有了意义?是否也随着历史长流而消逝?
以下有两个理解: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西南联大的精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更有意义。在遍地犬儒的时代,在文学界满目疮痍的时代,其华夏真正瑰丽的文化精髓面临的危难,并不亚于日寇南侵时。仅不过一个是外来文化试图以一种野蛮、血腥的方式,改变和消灭我国的文明。而如今确实一些细枝末节、纸醉金迷的粗卑的文化末流在利益或名誉的推动下蚕食鲸吞我国真正的文化支柱。
从人的层面上来说,大家都说“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小部分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真正利己在何处?内心真正缺乏于何处?使是缺乏一种为挽救文化,挽救自由大学之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虽是与革命先辈的挽救中华命脉的行为相类似,但其精髓、内蕴是一样的。这样,人才能从心灵深处溢满出,不懊悔,不羞耻的丰和与喜悦的消失。
——杨持骏
西南联大的精神有很多种,但大致可以分为教授的精神和学生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合二为一,才成就了西南联大。
联大的教授治学严谨,这是作为一个教授最基本的要求。而在联大教授的早上,还有许多,在如今的中国教授身上越来越少见的优秀品质。他们的率真可以说是最可爱的。他们不带功利性地讲课,想怎么讲便怎么讲。而在今天,大学教授们规规矩矩地按照课及教书,很少有创新可言。当然,这也是今天被应试教育逼迫出来的无奈之举。
而在西南联大的学生身上,也有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为了听一节课而穿过一座昆明城。他们喜欢泡茶馆,在茶馆中寻找一种氛围。看重从心中发出宁静,在这个骄躁的时代已经很少见了。
西南联大当初是为了留根而建立的。在那里,出了许多名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遗留下来的精神, 它经过战火硝烟的磨难,在历史的成河中熠熠生辉。它教给我们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要回头去看看,看看那些闪闪发光的永恒明星。
——梁依琦
假如我在西南联大
受平行宇宙的概念影响,那么我可以提出一个命题,一个可能在西南联大上学,而我毫无疑问是一个人,那么我就可能在西南联大上学。但在现在这个时间轴中,我作为一个初中生在21世纪生活,由于平行世界是相似的但不是相同的,那么在某个平行世界中我生活在“过去”;生活在那个校园中,而正因为平行世界的相似性,使得我在那个时代的性格将与我现在的性格有许多重合之处。当这样的假设真正发生的时候,就能近似地看作一个完整的我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而就此来说,我会成为那个时代的另类。
我将更趋向于作为一个独行侠在那个时代生存。即使那样会忍受莫大的孤独,但是我清楚地认识到,失去一个最亲近的人要痛苦几千倍。上课、交作业、跑警报、泡茶馆,这些我都会像平常那样的人去做,只是不需要并肩的伙伴。一旦坠入失去同伴的悲伤之中,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正因为没有那么好的自控能力,才尽量会避免这样事件的发生。也许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太多的避难心理,但必须直视,把现在的我扔到那样一个世界中,我会做的将只有这些。
——娄荣棒
惟吾德馨
——浅析联大精神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1937年,西南联大像一条出生的龙,划过中国南北大陆,那是中国历史灿烂的一笔。三所大学师生穿越战火来到昆明,只为寻找一方净土求学。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联大学生仍如此刚毅坚卓,让人感动也让人迷惑。蓬乱的头发,单薄的衣服,尽量保持着整洁的容貌,没有人相信他们曾是书生。夏热冬冷,铁皮顶被雨打得叮当响,斯是陋室,一点都不过分。回到历史现场,必有伟大的思想精神是当今的学生需要学习的。
当我们在谈论西南联大精神的历史借鉴前,不妨先了解如今的大学所有的理念。南开大学博士单正平曾称:如今大学已死。一个大国的教育要长期的改革、发展的规划。但若说教育局不作为必然是冤枉了这个衙门。如今高等教育的市场化,高校的合并,近乎疯狂的急剧扩招,遍市人才市场内外三层的大学生,无疑是当今大学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如今的大学也有许多可观之处,但我们是否可以与西南联大形成对比,取长补短。此处,提出两个小目标:
教学风格
西南联大把清华、南开的严谨教学与北大传统的自由主义相结合。这也许极大地提升教育环境的弹性。汪曾祺便是这样学风中的受益者。 “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 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回忆之中这样写道。可见,西南联大的教学风格使汪曾祺的感触很深,他曾很多次写到是联大使他成为了这样一个作家。联大结合三校理念,提炼以成此结果。如今的大学生,将自己的个性能力发挥到极致,与严谨、自主的学习风格结合。提升如今自己学校,自己的学习风格。不同的人才能体现不同的价值。
精神支撑
西南联大生于战火,颠沛流离之中仍保持弦歌不辍的精神,这是当今大学生无法体会的。将爱国精神作为核心,使联大的学生的个人苦干实干中多了一分个人责任意识与集体责任意识。梅贻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中最后一句感慨道:“本校之存在……与抗战之相始终,而实将与国同体,永垂无极。”此言体现联大学生肩负历史重任,国家之责求学的使命感。如今的大学生中大多数缺乏了一种责任感,学生虚掷青春,无心做学问。联大则是此精神的丰碑。
惟吾德馨,必是古今大学生需要的精神。
——李俊
萤火
何为西南联大?曰:“一学堂耳。”
西南联大个体的意义,不论是从前亦或是当代,不大。但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当年传到现在,竟然还没倒退。
西南联大,从一个我无数次听说过,却依旧陌生的年代中走来,调皮且稳重,迈着轻快的步子,一步一个脚印。
日军的飞机呼啸而过,炮弹落下,发出闷沉的巨响,尘土扬起,落下,落在头发半白的人身上,意气风发的人身上。
西南联大的创立,是为了教育。
可那个穷得连整洁地死去也是一种奢侈的年代, 要教育干嘛,能当饭吃啊?
为什么不能。只是它针对的对象不包括你我而已,那个年代,无数的有志青年愤慨与日军的暴行,国家的软弱,投身于救国的行列之中。教育也在其中。饭都吃不饱的他们,以心灵为灶,怒火为引,教育为食,填饱自己。
有的人说,你说得太虚伪了,太假了,这不可能。
可对他们来说,这是现实,是他们必须接受的现状,这是信仰,是他们一生所坚守的信仰。
苦中作乐,仰天,大笑。
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组成,你我同心,便是中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教育的蕴义,是将近几百年前的那些个“愚蠢”的他们所领悟的。是现在这些个“机智”的我们所接受不了的。
西南联大对如今的意义,是天地的爱情,水火的友情,它喃喃自语:“丢什么,不能丢教育;弃什么,不能弃志气。”
小时候,看到山谷中,有一只离群的萤火虫,它的尾部发出在夜里显得极为微弱的光亮,而被那光亮所照耀的,是一粒正在抖落灰尘的树苗;而千百年后,一棵参天大树,正庇佑着树下诚信祈求的人们。
——陈一帆
西南联大——群星闪耀的光华时代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毫不防碍联大的人才辈出,回头看如今,物质条件的充裕却难换回这教育界的奇迹,这究竟是为什么?
以我看来,环境是造化的必要因素之一,学生生活在“少年强,则国强”的振奋呼声中,生活在日冦肆意扫荡的悲剧景观中,如《无问西东》电影中镜头多次给到的时事消息,内心不由得生出爱国情怀。第二则是联大宣扬的精神,正如其碑铭所刻“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传来哲”。无论境遇是如何之险恶,学校依然鼓舞着莘莘学子不畏艰难,怀有赤诚之心。更有著名学子翻山越岭来此学习,也就从此展开梦之路,给予中国回报与奉献,这是西南联大给予时代的不朽刻迹。
以上是个人之见认为联大过人之处,然而在查阅资料后发现——联大,也是一个被神化的世界。
西南联大的教授是否完全鼓励学生参军?影片中,当时联大教授纷纷鼓励学生参军当兵以回报社会,也特意举出了校长梅贻琦的态度及实例。但这是不全面的,当时有两个学生要去延安,大家集体欢送,邀请教授冯友兰、钱穆演讲。冯友兰鼓励学生去延安,钱穆则反对:“如君奖许两生赴延安,又焉得劝诸生留校安心读书?”由此而知,影片大肆渲染的联大高大,伟岸的形象,算是片面的。
西南联大的生活很艰苦吗?影片中西南联大是个悠哉游哉的世界,有人说这既没有刻画出它的艰苦环境,又没有突出那种闲适之情。粗览汪兽祺对联大的描写,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抗日紧张氛围中那种闲适之情,泡茶馆,跑警报,松而不散,实属联大生独有的情趣。
而部分评者所称的环境恶劣艰苦,在联大曾教过书的教授曾有提及过联大那艰苦的生活,他笑称艰苦的生活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对中国抱有的重要希望,支持一个人的不是外在的物质,而是内心的精神力量。
假如我在西南联大的中文系,我定会把握住这次机会,享受非应试教育带来的乐趣。带上一二见解与文学泰斗畅聊,泡茶馆,跑警报,最重要的是,一睹林徽因的美貌。(笑)
——张诗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