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70843/2853d2948014f802.jpg)
文/蕉阳下
01
照片中的新闻是:“元宵节,在金城大道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使我眼前一亮,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年迈的母亲,观看民族风文化表演。虽是匆匆走过,但瞬间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我看着图片上的中年男子,无畏路人的眼光,疾风快步行走穿梭在街道上。细心的是,男人手里拿着拐杖,防止老人滑落。
鹤发童颜的老人在儿子背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不适,倒是多出几分惬意,露出幸福的笑容。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开父母,离他们越来越远,当他们的儿子终于永远拒绝了他们的照顾,他们就要艰难地去适应。
我相信我们平时跟父母谈赚钱,谈事业,谈生活时,他们他们总是平淡的“哦”的回复。
如果你说你明天要回家是,父母肯定会很兴奋,激动地问想吃什么,忙前忙后的给你准备。
这就是陪伴的力量,陪伴父母对我们来说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父母来说却是见一次少一次。
是啊,这世间谁不是见一次少一次。
02
我奶奶是一个伟大的女人,1979年爷爷因文化大革命去世,那时奶奶51岁,准备要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再次被生活逼着面对柴米油盐,一手将八个兄弟姐妹拉扯长大。
随年龄的增长,奶奶独立意识反而越来越强,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让别人帮忙。我们想接她来城里住,她说城里很闷,没人陪她说话。
后来邻居家的老奶奶过世了,她只有每天去种菜排遣寂寞。有一次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尾椎骨摔骨裂了,只能躺在三伯家的床上,暂时由三伯照顾着。
那天,二伯、三伯因谁来照顾奶奶起了争执,越吵越激烈,奶奶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句:“你们都走,不要你们来照顾。”
我们随即停止争吵,因为我们知道,奶奶不是真的想让我们走,而是她不想看两兄弟因为她起争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人父母,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还一如既往地,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我们却仍然还让她不顺心,实则大不孝。
低质量的陪伴往往比不陪伴更致命。
我们要学会细心的去体察父母的那些活动,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
像他们小时候对我们一样,那样舒心、温暖,这也许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0843/ff4af2ccfe97d2b7.jpg)
03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市民去医院看病,他在医院的大厅等候交费时发现,一古稀老人盘坐在自己儿子的膝盖上。
兴许是儿子担心金属制的座椅冰凉,旁边儿媳妇与老人愉快的聊天。
这家人没有往来病人的忧心忡忡,恰是其乐融融,尤其是儿子的笑容让人难忘。
看着这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幼儿时,蹒跚学步一次次摔倒,又被父母一次次抱起。
少年时,父亲骑着摩托送生病的我去医院,母亲将手戳热捂着我的脸。
青年时,醉酒骑摩托,人仰马翻后父亲骂咧咧地给上药,那时,母亲总说:慢点,别弄疼孩子了。
长大后的我们总以为要赚很多的钱,让父母才能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节假日双休日宁可加班也不回家,一年下来回家次数寥寥无几。
结果是我们硬生生的把父母变成了空巢老人。
其实我们是他们最大的依赖,而在他们的后半生也只有依赖我们。
我们总以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对他们好,但其实,父母最熬不过的就是等待。
《我是演说家》里的王帆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赡养父母绝不是给他们钱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是参与他们的生活,陪伴他们享受生活。
爱不应该只是口头说说,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表达。
一通电话、一个视频,我相信,手机那头的他们也会因你的关爱而整晚心情乐开花。
04
网上有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不仅仅是对情人之间说的,也是对父母说的。
时光虽丰盈我们的人生,却也催老了父母的容颜。
趁还来得及,趁父母还年轻,多花点时间陪伴父母,给他们拍照、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多回家、多打电话。
让他们的心里多一点温暖、少一点落寞。
不要总想着过年过节才回去,你要知道对父母来说,有你陪伴的每一天,都是节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