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认为,孩子区分对错和行为恰当的能力取决于道德心和道德情感。然而有趣的是,并非所有的道德行为和认知都是如此。幼儿因为害怕违背规则的后果而遵守规则,但前提也是因为他们能够分清对错。
父母早期的塑造和管教也会影响孩子们道德观的发展。比如为了强化道德标准和良好的行为,有的父母会依靠[施加权威],而有的父母会选择[耐心诱导]。
目前比较典型的教养方式有四种:
①权威型。父母努力寻求权威与自主之间的平衡,通常设定限制,但也告知孩子设限的原因,并允许反复商量。
②专制型。在行为塑造过程中通常釆用施加权威的方式。
③宽容型。也称溺爱型。
④忽视型或放养型。
父母的帮助和自身的发展使儿童获得了一些社会情感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即时冲动和愿望的能力。(经典的棉花糖实验)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部分来自孩童时期的气质和人格,另一部分还来自学习,比如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来学习自我控制。
[思考:现在再来回忆一下两小只的性格和行为,感觉妹妹延迟满足的能力会比哥哥强一些呢!但目前来看感觉先天性的差异占主要原因。比如说妹妹很小的时候(三岁前)就能忍住先不吃手里的零食(哪怕自己最愿意吃的),来等待下一轮的给予,这样她就会因为手里的零食比之前多而开心,而哥哥则相反,每次都会先吃掉手里的,再等着接下来给他的食物。不过现在(三岁后)哥哥就比之前增加了延迟满足的能力,正如书上所说的,他是通过观察妹妹而习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