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很多家长纠结的点是,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你管吧怕他不开心,甚至做傻事,你不管吧,又怕孩子学坏。
到底管不管呢?答案是肯定的,必须管啊!否则要父母干啥呢!但管也分科学不科学。好的父母,管教同步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既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
1. 允许孩子解释: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可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总是会陷入情绪里,一般不会听孩子解释,甚至孩子多说一句话都没耐心听。
2. 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只对事不对人: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孩子笨、不听话等,而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事论事。问问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需不需要爸妈的帮助。
和孩子聊的过程会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孩子这件事做错了,不意味着家长可以诋毁孩子这个人,更不能对孩子粘负向的标签。孩子早上起晚了说孩子懒、作业写慢了就说孩子磨叽等。
4.选择恰当的时机:家长要做一个教育观察者,找准教育时机教育孩子。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挑孩子的毛病,批评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在学习时有不好的伴随情绪,每当想到写作业首先想到的父母的指责,这与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最好和孩子找一个恰当时间坐下来平静交流,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5.尊重孩子的自尊:以前都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其实搁到现在正确的做法是“教子”也不能当众进行,因为孩子也有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教育孩子光靠爱是不够的,父母温柔且坚定的管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走向。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协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