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年读书记008:走进这样一位老人

2022年读书记008:走进这样一位老人

作者: 静水0722 | 来源:发表于2022-07-24 09:59 被阅读0次

曾经他是至圣先师,是教育家、思想家,是两千多年一如神般存在的智者,每每读《论语》是文字中流淌出来的智慧与高度,只觉是高山仰止,可是走入他的生平,把一句句《论语》放进孔老夫子生命的长河里,一位温润的老者让人敬仰,也让人感动,甚至有些让人心疼。一个时代的暴乱,是成就,还是造就?

就华夏民族而言,是文化的幸运。读《论语》,走进这样一位圣人,是宽厚,是温润,是深刻,也是顿悟……如光辉直注心底,照亮一隅沉暗。孔老夫子用其一生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人”的样子。人活得像个人,让人之“仁”熠熠生辉的是道义的担当,也是情义的彰显。

无论如何,不迁怒的仁厚,还有不忍心的担当。

是乐学,也是好学。

人之为人,与人贵和,与人重情。

子路、子贡、颜回三人讨论人与人的相处,子路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回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孔子回应说:子路是野蛮的话,子贡说的是朋友之道,而颜回所说是亲戚之道也。人与人之间,身份如何,自然应对不同,这也是智的体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很多事情气不过,忍不下。当转换立场,站在道义的角度看待这些时,只不过身份不同,应对不同。朋友之间,有所分寸,做事讲求合乎礼节,一切则归于和顺就好了。可是,亲人不同,血浓于水的情分,无论善与恶,都得接纳,因为是这份情。

孔子游列国到陈国时,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子怎会不知昭公?自己鲁国的国君,不愿评说,罢了。鲁昭公生前,孔子没有批评过他;鲁昭公死后,在别国人面前,孔子仍然帮助他掩饰,是人的情分。在此面前,可以放下自我的。不打棍子,不扣帽子,难吗?挺难的,尤其为此自己还要承受曲意误解时。

当人与人之间有一份身份的认知时,是朋友的分寸,是亲人的情分。

其实我们太容易陷入自我了,朋友之间不自觉上升到了批判的地步,总以自己的立场评价对方的所言所行,那种“我对你错”的道德制高点让人感觉被侵犯。亲人之间,总以对错是非作为评判标准,不自觉忘了情分,也忘了本分。身处其中,才知孔子所为实属不易。与之亲近的意义在于原来可以如此做,不为自己,也不为名利,单纯就是为了人只为人罢了,没有那么崇高伟大,也只是回到了人之为人的本分而已。

知足之足,常足矣。

造化创造的一切,足以让我们享受合乎道德的快乐人生。人生天地之间,满眼山水,满耳音乐。双眼尽享天地造化的神奇,双耳享受音乐的美妙绝伦,正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生命的简单快乐,上天早已经备足,是否能享有得看我们自己。

当道德归于一种“好人有好报”的功利时,道德已经沦丧。君子固穷,心中有所坚守。这样的坚定,来源于透彻的认识,这份认知让我们洞见到天地大道,而身行乎其中,道在其中矣。

生活里那些知足在点滴中,不在于他处,不在于鲜花烂漫,也不在于锦衣玉食。是哪怕粗米饭、小菜汤,都要郑重以待,然后祭祀一番,恭敬处之,同心斋一般,这便是饮食之中的知足,心中有敬,是对饭食的感念,也是天地的感恩,此时的吃有其敬,有其节,有其当下的滋味。

天地的真性情,是徜徉山水,是有感于斯,畅然且酣。是寄情山水,心中有诗意的起兴。艺术的大欢喜,是融合里的自由,是大化的流形,此时的孔子与天地神游,一切的一切跟随艺术幻化成了生命的境界。我想,这也是为何我们不能忽视山水,不能忽视艺术的原因,因为这些与我们生命之中的“神”更近些,当我们走进自然,看万物时,也是在领略自我生命的造化与神奇,这一切的感通是开启生命按钮的钥匙,与功利无关,是自我生命走向自我完成的开端。艺术不是一张画,一曲歌,一段舞蹈的表演,是演绎,是由内而外的领受,是我手画我心,我曲畅我怀的投入与自由。多么向往~

天命担当

天命为何?人总是在一定条件的生存,一定背景下的寄托,一定凭借中的发展,这就是命。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顺应时代,而乘势而为,完成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做回真正的人,何尝不是人之为人的终极诉求,平常那些涌向心头的,何尝不是人只为人的唤醒?生命的大寂寞又何尝不是生命的真相?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生命的历程是独自的经历与体验、认知与觉知的过程,那些感受与感通,唯有自我领会,然后自我认知,然后自我超越的。在此过程中,人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天命的认知、敬畏与自觉履行,这个过程则是明德、亲民、至善的过程。一个人若想有一份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一定得从欲望的泥潭中一跃而起的人。

既然人从天命而行,人生旅途之中所遭遇一切又何尝不是天命的一部分呢?从孔子看,三岁桑父,少年丧母,命途坎坷。自我求索中,有教学相长的乐,也有志不得通的苦,十四年的周游列国里的颠沛流离,老年时丧妻丧子,而又颜回子路的相继离去,一切皆是天命也。那么,在天命之中,何可为?为往圣继绝学,在艺术中大化其间,不失为人生的至高境界。

读完《孔子传》,仿若结识了一位智者,他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智慧,他也有子贡与之的惺惺相惜的感动,有子路之间的日常互怼,还有饮食时的恭敬有节、处事是进退为难……

跟随孔子的“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走进孔子的一生,也深深感叹这样一位圣人的伟大,也许唯有自己在属于自己的人生十年里经历过遭遇过之后,也才会领受孔子那么一点点的境界吧。

相关文章

  • 2022年读书记008:走进这样一位老人

    曾经他是至圣先师,是教育家、思想家,是两千多年一如神般存在的智者,每每读《论语》是文字中流淌出来的智慧与高度,只觉...

  • 这样一位老人

    眼前这位清瘦,身穿军绿色正装,头顶棕色鸭舌帽,腰杆挺直的老人,正与我侃侃而谈,话题从他年轻时十五年的军旅生涯开始,...

  • 这样一位老人

    昨天我和弟弟视频,他在外地工作,我们偶尔会发视频聊聊。我们说着笑着,无意间他告诉我姐夫的奶奶前日去世了。我一阵恍惚...

  • 这样一位老人

    下班临出门的时候,见一位大姨推着一辆代步车在院子里散步。我对那辆代步车很感兴趣,那辆车做工不错,关键功能很多,能推...

  • 这样一位老人

    这样一位老人 (2010.10.10) 在同事的空间里看到了一组老人的照片,讲的是一位有儿有女的80多岁...

  • 卢阿七读书记008——《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作者:小木屋图书早读社卢阿七,加入早读社可以免费畅读纸质书。 卢阿七 # 读书记008 书名:《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 待人亲切是一个人高级的修养

    01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星期六早上,一位老人慢慢走进一家餐厅。老人的夹克外套已经很破烂,裤子打着补丁,鞋子也已穿...

  • 有这样一位老人

    衡水市振华康复托老院,住着这样的一位老人,他叫郝振水,今年七十七岁了,衡水市武邑人。 郝老汉是2012年入住托老院...

  • 有这样一位老人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一位退休工人。本性善良的他,一直谦卑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关爱着周围的亲人和朋友。 有这样一位老...

  • 有这样一位老人

    一般说来年龄到了七十多岁的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好像是那种满脸皱纹、行动迟缓、不问时事的甚至与社会脱节的样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年读书记008:走进这样一位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ui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