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6491294e050b1e31.jpg)
我们闲聊个小典故。是说宋朝人张知白,官至宰相,生平清俭,所住房屋与服用饮食与拜相前基本一样。亲近的人劝他说:“您月俸很高,但自身生活却这么清苦,这又何必呢?”
张知白感叹道:“听人说: 浓处味短,淡中趣长。凭我的俸禄,即使按王侯的标准生活也是足够的。但是如果家人都习惯了奢侈的生活,一旦失去了我的俸禄,他们就不能马上适应俭朴的生活。还不如这样一直过平常的生活,即使我去世了,家人也能像现在这样生活呢!旁边听的人都很佩服他的远见卓识。我们人生活往往是就高不就低,过惯了富日子谁还能适应穷日子啊?所以今天我们学两句话,你感觉一下是不是有道理:
浓处味短 淡中趣长
【原文】语录是说:
悠长之趣,不得于酿酽, 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 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 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注释】 酿酽:酿,味道醇厚的酒。酽,香味浓厚的茶。酿酽是说具有特别浓厚 的滋味。
啜菽饮水:比喻生活清淡。 啜,吃。菽shū ,豆类的总称。菽麦,菽粟。古代有个词是-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
品竹调丝: 欣赏音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367cbc1574b5bccc.jpg)
【译文】
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酒中得来,而是从食用清淡的豆类清水中得来;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淡泊的事物才最真实。
【评析】
人之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而不独满 足于物质的享受,所以如果精 神生活充实,就是物质生活清苦些,也不会影响快乐的感受。 反之,如果精神上没有追求和寄托,即便腰缠万贯,除了能获得短暂的感官刺激外,最终都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另外我们也提倡知足常乐的境界是不是!大家认同的可以谈谈你的感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