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中十 孙丽 坚持分享第534天
下午这场约练,我做来访者。就我的一个案例和两位老师展开了讨论。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案例。更可贵的是 咨询师老师也曾有过相似的案例,并且也为此做过督导。我很庆幸今天能遇到这两位老师。收获梳理如下:
1.类似的案例大致可以在4到6次结束。1—2次释放情绪。3—4次找回温暖。5—6次重新建构。
2.第一次咨询孩子说自己抑郁所收集到的信息是从网上看到的。可以跟孩子这样说:“网上说的不好说,到医院让医生诊断一下,看是抑郁情绪还是轻重度抑郁,即使是抑郁了,也没有关系,通过吃药治疗,好转之后。慢慢减少药量,就会好的。
3.孩子有自杀的想法,一定要跟孩子强调:人在特别痛苦的情况下。都会有活不去的想法,这个想法是正常的,但如果一旦实施了这种行为结果就无法挽回了。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可能。我可能不能解决你家庭中的问题?但我可以陪着你,帮助你找到一些方法来帮助你。
4.第三次,第四次就可以尝试探寻目标寻找资源。回忆过去,曾经的温暖。老师朋友会怎么看待自己?当时自己是怎么应对的?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假如你的朋友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开导她?陪伴他。你在最痛苦的时候,谁会心疼你?他会跟你说哪些暖心的话呢?
5.如果面前有一把尺子,十分代表一点点的亮光,一分代表没有希望,你现在在几分?这几分又是怎么来的呢?
6.重新建构阶段,可以从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从父母的动机来重新建构。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跟父母之间的对话。可以提前探讨平时跟父母都是怎么说话的?也可以用循环问句,引导她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跟父母交流。
7.如果可能的话,爸爸妈妈怎么说你会好受些?假如你要当爸爸,或者是妈妈,你会怎么对待孩子?
8.使用空椅子技术。也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让父母跟孩子坐下来谈,让孩子把自己内心难受的想法说出来,让父母也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使用循环问句,让双方有个坦诚的交流。不过要提前给家长打预防针,不管孩子怎么说?要先接得住孩子,别发火。
9.跟孩子探讨,如果爸爸妈妈哪一点不一样,让你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如何和问题共处才不至于让自己再受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