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长庆叔对着鹏子爹娘一阵猛夸鹏子。他说“我还说带着他做生意呢,现在我可是跟着他干了,这小家伙脑子活泛的很呢!”
爹娘看到鹏子被夸的不好意思了,他们心里也很高兴,这说明自家的孩子得到了认可。他们说“他还小,还得多给你学着点,你看他不对的地方多说着他点啊!”
“他是人小鬼大啊!聪明着呢,我以后得多向他学喽!鹏子,咱隔一天再接着去收枣啊!你把来回的花销理一下,看咱这次净挣多少钱?”长庆叔走了,爹娘忙问鹏子这次挣钱了吗?怎么挣得?鹏子把他的想法给爹娘一说,爹娘也很惊讶,这孩子看来有个经商的脑瓜。
鹏子把这两天的账一笔笔算清楚,花出去的每分钱,收入的每分钱,他都详细的记着了。他觉得两个人做生意,就得算明白了。爹娘也告诫过他“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再好的关系也得钱物清楚,这样才会减少很多麻烦事。
两天的时间,他们净挣了220元,这其实还不如他收破烂时挣得多呢!不过,鹏子觉得比起收破烂,这买卖要体面多了。
隔了一天,他们又去城北收了些枣,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这次收的多了些。而且枣子也越来越红了,有些心急的人已经想着打枣了。鹏子想,这鲜枣也卖不了多少天,还是抓紧时间来回多跑几趟。
通过鹏子的细心观察,他发现市场上水果摊位上也没有新鲜枣买,而且市场内不让摆散摊,有些来卖鲜枣的也都被撵的不知去了哪里。鹏子觉得机会来了。
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很轻松的就和市场内的水果摊协议好了,他提供鲜枣,水果摊位赚差价。
就这样,他们两个人在枣子收获的季节,凭着灵活的头脑,小赚了一笔。枣子是有时效性的,过了那个季节,就没有鲜枣可收了。他们的小生意也就暂停了。
一年一度的秋收秋种又到了,这个满是收获的季节,让鹏子的心又有了躁动。农活干起来是真累啊!虽然他也是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可是抡起镐头撬玉米秸时还没有矮个子的父亲干的快。
娘拿着镐头给他示范“鹏子,你抡的劲太大,撬的玉米根太大,这样多受累,还干的慢。要像这样一手掰着玉米秸,一手轻抡,看准玉米根部,就掉下来了。不用带起这么大的根蔓。”鹏子看着他们很轻松的撬下玉米秸,他边学边干,累得腰酸背痛,手也起了大血泡。
这一亩地也收入不了多少钱,还真不如做小买卖来钱容易。他更加坚定了不在这黄土地里刨食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