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当代学者、作家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集。
作品记录了作者对当代中国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轻松的语言对知识分子等当代情况进行了另类的解读,同时也表达其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正视态度。
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在他的叙事中,时代里的那些沉默恰恰就是他最纯洁的主题。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35、众所周知,有一种人,起码是在表面上,不喜欢快乐,而喜欢痛苦,不喜欢体面和尊严,喜欢奴役与屈辱,这就是受虐狂。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逆转过来了。
当然,这种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是不会被逆转的。
比方说我吧,在痛苦的重压下,会有些不体面的想法,但还不会被逆转。另有一些人不仅被逆转,而且还有了痰气,一听到别人说自由、体面、尊严等等是好的,马上就怒火万丈,这就有点不对头了,世界上哪有这样气焰万丈的受虐狂?你就是真有这种毛病,也不要这个样子嘛。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36、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看法是:天圆地方,人在中间,堂堂正正,这是天经地义。谁要对此有怀疑,必是妖孽之类。
这是因为地上全是四四方方的耕地,天上则是圆圆的穹隆盖,睁开眼一看,正是天圆地方。
其实这说法有漏洞,随便哪个木匠都能指出来:一个圆,一个方,斗在一起不和榫。要么都圆,要么都方才合理,但我不记得哪个木匠敢跳出来反对天经地义。
其实哪有什么天经地义,只有些四四方方的地界,方块好画呀。人自己把它画出来,又把自己陷在里面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文人老说:三光日月星;还自以为概括地全面。但随便哪个北方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旧称)听了都不认为这是什么学问。
天上何止三光?还有一光——北极光!要是倒回几百年去,你和一个少年气盛的文人讲这些道理,他不仅听不进,还要到衙门里去揭发你,说你是个乱党——其实,想要明白些道理,不能觉得什么顺眼你就信什么,还要听得进别人说。
当然,这道理只对那些想要知道真理的人适用。
——《有关天圆地方》
37、人为什么一定用一件错事来反对另一件错事呢?
——《优越感种种》
38、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39、现在我提起这些事情,绝不是想说这些朴实的人们有什么不对,而是试图说明,人经不起恭维。
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
我猜,越是生活了无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
——《拒绝恭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