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们好!一天愉快!
苑九芬2004: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苑九芬2004: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作者: 苑九芬家庭教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06:36 被阅读0次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

追求完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与父母的初心是一样的,都想追求完美,都想把问题解决掉。

在生命早期,孩子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确实需要「理想化父母」的全程协助,给予他们安全感与稳定感。

只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之际,他们更需要一个「理想化修正」的契机,走向独立。

这意味着父母放下成人的权威,回归到孩子的当下,用心去体会、去理解,促成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带着这样一份共鸣,父母会更容易冲破身份的隔阂,坚定且温和地接纳陪伴孩子,见证他们不断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无需那么疲惫,那么紧张,试着以一种放松的心情,来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亲们好!一天愉快!

相关文章

  • 苑九芬2004: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 追求完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与父母...

  • 苑九芬1495:成长

    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 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下属、朋友、同学,还是...

  • 苑九芬1424:成长

    1、寄生期:0一7岁,这一阶段因生存需要,在心理上会完全依赖父母及他人,表现了很强的顺从性,自我意识基本没有或很少...

  • 苑九芬2023:要欣赏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自我损耗”,也称之为心理内耗:一个人什么都还没开始做,就开始自我否定,从而一点点消耗自己的内在...

  • 苑九芬1956:欣赏和肯定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写到: 来自父母打击所造成的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

  • 苑九芬1883:终身成长

    《动机心理学》中提到了本质论和递增论两种观点。 本质论者认为人格特征和能力都是固定的,在我们的一生中不会有显著的变...

  • 苑九芬1967:成长的阶段

    1、寄生期:0一7岁,这一阶段因生存需要,在心理上会完全依赖父母及他人,表现了很强的顺从性,自我意识基本没有或很少...

  • 苑九芬1970:孩子的成长

    心理学认为,孩子在6岁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们不管是考虑问题还是做出行动,都是从“我”这个角度出发的,很少...

  • 苑九芬1504:疗愈、成长

    大自然是很有耐心的,你所有不愿意疗愈的,都会传给你的孩子。如果你不愿意孩子受你同样的苦,最好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

  • 苑九芬1498:

    伯特·海灵格说: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苑九芬2004: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za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