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比如我们平时就经常讲要把握客观现实、处理事情要客观公正等等。然而,在我们追求“客观”这个目标的时候,有没有真的做到“客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客观的含义。客观的百度释义,“客观,是主要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释义,客观与我们意识没有关系。可这真的能做到吗?我们人类对客观事实的感知只有五条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视觉为例,我们只能看见感应到对象,比如苹果全部属性中的感光属性,而且只能感应到部分的光段(400-700nm波长),也就是说,观察到波段就不够全,对象在这里失真一次;再加上这个光波通过瞳孔成像,到我们脑海,又经过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的过程,对象在这里又失真一次,我们认识的苹果,早已是不是那个在外面的苹果了。类似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我们的感知过程都一样。
所以,我们所谓的客观根本就不存在,根本脱离不开“主观信念”。
那么,我们常常观察到“客观”是什么呢?只能说是共同认识,简称共识。为了更准确一点,再稍作区分:把抽象的共同认可的,叫思想共识;把观察感知的共同认可的,叫天然共识。我们常常观察到了“客观”,应该叫做天然共识。
即便是区分开,天然共识和思想共识也经常在一起使用。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部落的酋长相约比赛,谁说的数字大谁就赢。一个酋长先说,“三”。另外一个酋长想了半天,说,“你赢了”。之前讨论这个例子,一般是讽刺酋长见识太少。现在想来,他肯定见过比“三”更多的物品。但他通过天然感知的物品数量(天然共识),没有在两个酋长之间形成能准确形容大于“三”的思想共识,所以他即便是掌握比“三”更多的数量,也不知如何把那个数量给表达出来。
如果接受以上推论,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我突然兴起,拿起同事的吉他拨弄了几下弦,声音听着还不错,于是兴致更高。朋友一旁呆呆看着我,本以为他会赞扬我的音乐天分,不料他却突然抢过吉他,吼道,求你别糟蹋我的吉他了。这下可就轮到我惊呆了。在我心中,觉得自己弹得还是有些乐调的,怎么在他的心中就是那种感受呢?诚然是因为他是经过训练,比较专业,能分的清楚吉他演奏的好坏,但也可以说我的音乐表达未达到音乐界的共识标准,只是乱弹。再如,两个人对话,有时我们会觉得两个人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可以说某个人语言不准确,说不好话,但这是站在与另外一个人相同角度看的,更公正的说法应该是他们两个人没有形成相应的共识,谈话不能调动共有的认知。
进而,我们可以在推论,我们说的“客观”,是我们所在集体所共同认可的认识。比如颜色,本身一种相对客观的事实。在西方一般认为红色是邪恶的,白色是纯洁的,而在中国一般认为红色是吉祥的,白色不吉祥的。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认识逐渐改变,我们可以说是科学发展导致我们破除了“迷信”,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形成了新的“共识”呢?
既然我们找不到客观,那如何保持我们对客观的追求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到别人提到“客观”时要提高警惕,很可能他说的客观,有可能是他或者他那个群体的共识,不一定对,但可以参考。
2.自己追求“客观”,实际上是追求更高更广泛的共识,这是我们与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而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3.正确对待周围“客观”,因为他有可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