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臭烘烘的垃圾书》,【德】格达·赖特 著/绘 宋娀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格达·赖特,生于1975年,自由插画师、作家,曾出版系列科普绘本《一条街道的100年》《去新世界》《我的一家人》等,两度荣获“德国最美的书”奖,荣获德国书籍艺术基金会荣誉表彰,作品还入选德国小学推荐读物、德国书业协会优选童书。
1、会产生垃圾,垃圾要扔掉。但扔掉的不一定就是垃圾。——可能对别人有价值,所以垃圾的定义是什么?
2、垃圾是博物馆的展品,博物馆里还有古人的垃圾,考古学家会专门去寻找。
3、垃圾桶里可以有不同人、不同时代的生活痕迹。——“垃圾就是由我们每天用后再丢弃的各种东西组成的,所有垃圾都必须定期从家里清理出去。在一些家庭里,扔垃圾是小朋友们的活儿。”
4、丢垃圾就有分类垃圾桶。有垃圾分类,所以就有垃圾处理。比如液体垃圾,污水处理厂,易腐垃圾。
5、垃圾成为了一种能源。比如废料,垃圾回收,(纸、玻璃、塑料)
6、不可回收垃圾要怎么处理?——以前是垃圾填埋场,现在是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的原理,焚烧会产生怎样的内容),比如垃圾废料桶。
7、核废料垃圾怎么处理?永久的,未来怎样告诉呢?
8、物品的寿命直接影响了垃圾的产生,频次。工业化之前,物品用很久,都是很容易被自然降解的物品,工业化之后,出现了各种垃圾。
9、人们聚集到了城市,所以城市里有了各种垃圾,于是造成了严重的瘟疫。
10、同时,塑料垃圾成为垃圾污染的重要问题。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海洋的塑料微粒、太空垃圾。
11、买买买对垃圾造成的影响,过度消费、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物品寿命缩短、时尚、广告等等,都造成了大量产生的垃圾。
12、这时,就有了一些人专门去翻垃圾桶,垃圾小偷、捡垃圾的人。德国的垃圾清理是需要付费,所以垃圾桶都是自己要锁住的。
13、于是也产生了代清垃圾的生意。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国家,成为一些垃圾处理大国,有了所谓的“洋垃圾”,就是拿走有用的零件。——这里有孟加拉国吉大港,加纳阿克拉,尼日利亚拉各斯等,另外,还有一些贫穷的地方,就住在垃圾堆里。
14、但最终垃圾会流到大海,形成垃圾岛,这本书出版时世界上已经有了5个垃圾岛。
15、海洋里也就产生了微塑料,塑料的生命永存很久。所以,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呢?
16、减少打包、购买少包装的物品、可以回收给超市、重复利用、重复购买。
17、注意垃圾回收类别,注意日化品中以“聚”开头的,都属于塑料成分。——尽量减少塑料使用。
18、让环境变得更好,就是少制造新的东西,或者减少购物数量。——例如:列购物清单,保质期至……拒绝不需要的,警惕推销,远离广告,借,修理,节俭。
19、二手利用,送人,跳蚤市场。
20、不制造任何垃圾的断舍离生活——减少欲望,生活节俭。
21、志愿清理垃圾,减少垃圾货浪费。
22、垃圾再创新利用,例如做新的艺术创造。
整体来讲,逻辑思路很广泛。
垃圾是什么,价值或概念。
垃圾桶里的垃圾反映了什么。
垃圾桶里的垃圾怎样清理,垃圾如何分类,分类后如何进行垃圾处理。
为什么会形成要处理垃圾的技术——缘起和过程。
垃圾处理后的垃圾怎么解决,垃圾处理如何成为一种生意。
消费主义与垃圾
环保主义与垃圾
虽然这本书,只是一本薄薄的绘本,而且特别容易读,但其覆盖面的非常之广,可以作为很多的主题进行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