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朝古物何处寻---记西北行第五日

前朝古物何处寻---记西北行第五日

作者: 彼轶 | 来源:发表于2017-08-10 18:58 被阅读0次

  当一切归于尘土时,留下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今天沿路的依旧是黄沙与戈壁,蓝天与白云。只是,黄沙占了大多数罢了。或许,敦煌的景只有这些,但是敦煌的魅力却不止这些。

路上黄沙

  先前没有说的,便是刚到敦煌时观的“又见敦煌”与昨日的鸣沙山月牙泉了。鸣沙山月牙泉暂且不提,要叙述的就是那“又见敦煌”了。

  也许会问我,为何在先前未提那“又见敦煌”,到此时却又提笔写了。我会回答,因为我认为放在此时与莫高窟一起描写,应该会有一种不同的震撼。

“又见敦煌”第三幕

  那日的“又见敦煌”很震撼,过后我也有想再进去看一次的冲动:一位位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物,在我们面前走着走着,张骞、玄奘,常书鸿一个又一个站在我面前,好似穿越了一般。

  当声音响起:“张骞!”“在!”“常书鸿!”“在!”“王维!”“在!”……那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再当这一位紧接着一位走在盛满了黄沙的台子上时,好似还原了他们当年的风采。

  当汉朝归于尘土,当唐朝归于黄沙,当隋朝被沙子掩埋,当宋朝不再存在,当一切归于沉寂,留下的是什么?是此时敦煌的莫高窟,是他们永久留存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只是此时的莫高窟,已快奄奄一息。

莫高窟一角 莫高窟一角

  莫高窟建在断崖壁上,密密麻麻的洞窟,展现的是曾经人们对于佛教的信仰,对于莫高窟的在意。只是,能参观的洞窟也是屈指可数了,大部分洞窟都因二氧化碳超标而被封锁,封锁在了崖壁中,黄土下。而对外开放的洞窟,有些的洞壁上更是刻着“到此一游”的字样。呵,这几千年的文化,竟被如此糟蹋。

彩塑临摹

  当然,这依旧掩盖不了洞窟本身浓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座彩塑、壁画精美绝伦,技法精湛,只是,值得可惜的便是大部分彩塑都为清朝重修,保留其本身原貌的仅有几个洞窟。就说那莫高窟的标志九层楼里的那尊第一大佛,其本身为盛唐武曌时期所建,而今只有那一双脚为原物。不过,这掩盖不了其魅力所在。

九层楼

  而对于我来说,最喜爱的不是不同朝代的释迦摩尼,也不是各种形态的飞天,而是那“东方版的蒙娜丽莎”。他镶钦于壁画中,神奇之处在于,灯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所呈现的是不同的微笑。当灯光从上往下照时,嘴角上扬角度最大,好似其领悟了佛道。不过,他的微笑可比达芬奇画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早了一千多年。古人的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亵渎的:洞窟中的倒斗顶,就是利用了力学原理,使其坚固不倒。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也不一一列举。

美术馆内模型

  只是,那洞窟内的魅力,智慧,文化都是经历了岁月变迁,经历了朝代更替,经历了许多许多。它们的美,它们的古老,它们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窟,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的发展,一个时代的步伐,一个时代的来与走……它留下的不仅仅是几个窟,几座塑像,几墙壁画,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的痕迹,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在回到文前的那个问题:  当一切归于尘土时,留下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失去的是这些原本的样貌与物体,而留下的是文化与精神!

  不要去埋怨所见的古物古迹少,只是,当它们出现在你面前时,你看不见罢了。

 

相关文章

  • 前朝古物何处寻---记西北行第五日

    当一切归于尘土时,留下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今天沿路的依旧是黄沙与戈壁,蓝天与白云...

  • 西北行记

    二0一五年九月三日,我赴西北。 天气晴朗。 一路乘火车去。车厢内满座,过道通畅。我的座位靠窗,沿途景色可览。 车上...

  • 西北行记

    孩子们一直心心念念青海湖的星空,黑色的苍穹,缀满了闪烁的星星,还有粉色的星云和星河。我们计划了一下线路,在酷暑中完...

  • 西北行记

    孩子们一直心心念念青海湖的星空,黑色的苍穹,缀满了闪烁的星星,还有粉色的星云和星河。我们计划了一下线路,在酷暑中完...

  • 西北行记day 1

    20170722 凌晨一点睡得,因为出游前的兴奋,4点起床赶飞机。 一路还算顺利,飞机飞兰州、...

  •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

  • 再出发

    每年一记,每年一感。年复一年西行,感悟不同往日。 从容不少。西北行第五次,任现职第三个年头了,第一年的扎扎实实工作...

  • 迷雾----记德国行第五日

    一片森林,一片浓绿,翠绿的森林,青翠欲滴。望不尽边。望不见路。一片又一片绿叶一点又一点堆在深褐色的枝干上,树枝...

  • 西北行

    生在大西北长在关中20年一直听的是《黄土高坡》,看的是八百里秦路一马平川,金灿灿的麦田一望无际,火辣辣的辣椒,红通...

  • 西北行

    2016年中秋,从西宁开始的大环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朝古物何处寻---记西北行第五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f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