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个农村孩子的城市化
我对生我的那个地方,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感觉?

我对生我的那个地方,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感觉?

作者: 陈虎东 | 来源:发表于2016-03-12 21:33 被阅读45次

    我曾经很喜欢回忆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地方,但是因为读书的缘故,回到家乡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用记忆这种东西来填充这种遗憾,毕竟,对于一个视野不开阔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但是现在,我越来越不喜欢回到我的那个曾经魂牵梦绕的所谓家乡,有时候甚至表现出一种厌恶。我自信自己从来就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所以很多人奇怪,曾经不止一次的在日记中描述过的那个充满美丽回忆的家乡,到底在哪方面突然变得面目可憎,以至于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抑或是处于所谓的历史原因,城镇化正在当下如火如荼的上演,中国的农村正在不断消失,农村所承载的传统的美好的东西正在不断消失。与我同辈的人,甚至父辈的人,都在用尽各种方法争取在城市中赚到原来依附于农业所赚不到的收入。我很爱怜那些背着大包小包在城市中谋生的农村人,尽管我没有资格可怜他们,但是,我总是用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人群的不易。当遇到大包小包穿梭于城市地铁上的农村人而言,我就会想起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父亲用瘦弱的肩膀来扛起各种包袱,站了24个小时的火车,终于把我从呼和浩特送到另外一个我们从来就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段记忆,是我对于作为农民的父亲进行理性孝顺的最大宣誓,也是我对农村的最大留恋。

    我爱我的父母,他们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培养了一个不依靠体力劳动而在某一个所谓的大城市试着努力生活的儿子,对于他们的感念,是我对于故乡唯一的还值得回忆的缘由。

    但是我现在不喜欢这个地方了。

    我不知道城镇化是不是真的适用于中国的农村,我也不知道所有针对农村的政策到底能对农村带来多大的改变,抑或是能够对农村的长远的建设带来多大的良性助推。我所知道的是,佛里德曼他老人家说的那样,只有自由选择,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人们才能充分的享受到因选择的自由带来的好处。我也认同费孝通老人家关于中国农村乡间伦理的分析。我认为,虽然费老阐述的乡间伦理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存在非常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至少在伦理规范的范围内,农村还能在这个圈子中自由的进行选择一些东西。但是城镇化或者一些朝令夕改的关于农村的政策打乱了这种伦理,以至于在传统优秀的伦理规范被打碎后,新的行为规则和规范,尤其是市场规范仍没有被建立起来。一切都开始变得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农村已经失序了。

    我所在的那个村庄的村民都在用一种近乎奔命的方式掘金城市,他们用钱来衡量自己的成功,用钱来嘲笑那些本来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的同乡,或者用钱来构筑起自己的精神支柱。钱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伟大的工具,它让社会规范,行为遵守规则,整个社会良性运转。已经失序的农村剩下的断壁残垣,昭示着两极分化的态势已经呈现的非常明显。这已经绝不是钱的问题了。年轻人离婚率高企、亲朋好友失和频次不断提升、人情冷漠悲剧不断上演、社会犯罪问题农村占了很大一部分。我没有很精确的统计来确认以上诸多情况是不是一个普遍情况,但是当我用感性认识来浮光掠影的扫描这个荒谬的农村,触目惊心就是对我感性认识正确与否的最好答案。

    我真的不喜欢处于这种状况的村庄了,我也知道,城镇化绝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唯一原因,甚至还不是主要原因,我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隔靴搔痒的弱关系词汇而已。

    我经常和我的父亲说,来我的这个城市吧,我养你,你也不需要种地了。我此生不想大富大贵,只望安静过过小日子,每月有些固定收入,偶尔有些固定的爱好,长期有个固定的住所。我深知,在当前这种状况下,某种力量导致的农村巨变,可能真的需要我的父辈们,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下,悲哀的向城市中迁移,而无论年岁无论处于一种多么苍老的时间段。

    我很有幸经历了农村裂变的过程,尽管深处历史之中的人很难读懂这段历史一样,但是我们毕竟经历了这种历史,后续若我们在读到一些著作中对于这段历史的理性阐述时,或许能够激发起我们脑海深处的杂乱回忆,那我们就做好感受这段痛苦的准备吧。

    愿农村安好,尽管你们必将无序的消失,我也不再爱你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生我的那个地方,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i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