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替代个人的理解;读书是个人的需要,尤其从内容上讲,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上,需要从书中获得的资源也不一样;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是决定了读书的个性化。
共读之所以出现有两种追求,一是共同的愿景,为了统一思想而读相同的书;一是为了互相帮助和启发。
共读书目一般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浪费时间。与之对应的,如何共读才是不浪费时间呢?
通行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教授讲解式的,即主讲人条分缕析的讲解书中的内容,参与者主要是听众。一种是去中心化,大家彼此平等的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充分讨论。
前者适合的听众是学识水平不高,需要被启蒙的人,主要是年轻人。
后者适合有一定积累而且思维比较活跃的人。
前一种形式的共读是把年轻人或者不年轻但之前没有读书习惯的人引进门。这种方式不宜多,开个头就好,否则会给听众造成思维的懒惰,可以不必思考似乎就明白了书中的要义。这本身很符合一般人的口味,“逻辑思维”等的讲书企业之所以能赚钱,就是因为很多人自认为工作繁忙没时间读书,但毕竟还有知识分子或者文化情结,于是就听书。貌似捷径,其实除了信息的增加之外,并无本质提高,因为人的素养的核心不是信息化知识,而是能力,即判断力和解决力。
为什么强调啃读呢?就是因为有难度的书籍的阅读本身是一种智力活动。什么是智力?智力就是建立关联的能力。一般有价值的书都比较难懂,难懂的原因是其思想本身丰富,思维密集,语言就比较浓缩而且有丰富的关联;一般人的头脑缺乏这种深邃广博的思考,仿佛喝惯了清汤而不懂得肉,无法进入这种深刻,又仿佛拿着大刀长矛与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士兵搏斗。
只有啃读才能通过理解高人的思想并进而锤炼自己的思考力,而思考力的提升才是对自己智力的进一步开发和磨砺,进而提升判断力和问题解决力,而这些才是人最核心的素养。
读书不仅仅是丰富思想,而且思想的真正丰富靠的是建构,也就是理解,而不是信息般的听来就行;读书更是为了提升能力。
共读要有价值,且能持续有效,那就要用第二种方式代替讲解式。共读中每个人都是思考者,每个人都是主人,毕竟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必然会发生思维的碰撞,这种思维交锋本身才是理解和建构的过程,否则,听来的东西可能会随风飘散。
共读不是牧师布道;共读是西方议会议事,吵吵嚷嚷,甚至大打出手。
共读不是不需要主持人,需要,正如西方的议会,没有主持人难以保证必要的秩序,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追问而促使大家进入更深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自说自话般的观点对峙。
检验共读的质量,就是要看参与者思考的深浅,而思维深度的表现在于共读后是否有强烈的尊严感(自己的思考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作为贡献者而体验自身价值),豁然开朗感(真理在争辩中明亮起来,世界因此而豁亮了)或者疑窦更多(一个个疑问把人带向世界的深处,那种探究意识让人欲罢不能),以至于因此而带来的兴奋感、愉悦感。
共读不要追求所谓的效率,其实真正的效率是能力的增长,否则所谓的高效率的共读只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也如速成的木质质地柔软,难当大用。
如是,才是共读。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共读是稷下争鸣,是鹅湖交锋,外国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共读是苏格拉底组织的雅典广场论辩,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丰富学说的建立。举这些例子不是非得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但一同思考的状态是一致的。
你共读了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