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树理先生,我的了解仅限于他写过《小二黑结婚》,直到拿到手上的这本《书信·自传·讲话》我才进一步了解到赵树理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作家。
赵树理先生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作品,他开创了“山药蛋派”,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农村人物形象,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
阅读赵树理先生的《书信·自传·讲话》,让我们能够很真实地触碰到这样的一个作家,跨越时空,看他是如何与其他的创作者沟通,又是怎么在各个场合为农民请命。
在赵树理先生的这本《书信·自传·讲话》中,我们能通过一言一行、一字一句看到他在写作、社会职责、人生使命上的要求,也能渐渐懂得该怎样去把一切做得很好。

一、跟着赵树理,学写作
在书信中,赵树理先生说了很多关于写作的要点,他与每一个作家、来稿者都会谈到稿件是否符合规范、符合要求,同时也会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约束与要求。
他重点强调了3个要点:
一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的稿件如果自己拿不准,那就去别人那好好学一学,从别人的好文章中汲取优点,更好地推进自我的提升;
二是行文写作要真诚、真情促进内容的提升,无论是写什么文章,都要有作者的真心真情,不要只为了构筑某一些场景,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但是言之无物无情;
三是要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一个对生活无爱的人,是无法真正开启创作的欲望的。

二、跟着赵树理,看社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谣言的力量总是十分强大,很多的心智不成熟的年轻人容易受到蛊惑,甚至很多思想不健全的成年人也容易被煽动,对社会现象、对政府作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赵树理则在书信·自传等诸多篇目中给出了这样的一些意见:你所听见的,未必就是事实,甚至你一时看见的也未必是事实。很多时候,我们容易一叶障目不见山,看见不好的就想要骂回去,可这对于促进发展、促进进步并没有任何的裨益,倒不如回去自省,给出恰到好处的建议意见,回归真实的生活中去思考是否能给出更确切的行为规范,才更有益于社会的进步。

三、跟着赵树理,行职责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作为被赞作是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赵树理从来都是站在农民立场去为农民说话,做该做的事情。
也许有时候,发声亮剑并不是那么简单轻松,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可是你坐在什么岗位上,就该行驶怎样的职责与义务,不能玩忽职守,更不能蒙蔽双眼。
生活从来都不是随便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使命,都应该为了让这份使命、这份职责能真正地践履而努力,赵树理先生能做到,万千活在阳光下的中国青年应该也能做到,我们跟着他学习,以作为一名真正的敢于发声亮剑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读《书信·自传·讲话》,看真正的大家是如何书写,是如何创作,也看真正的大家到底是怎样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着力奋斗、挣扎前行,为此我们也当不负时光、不负青春、不负所看的每一本书、所听的每一节课,成为更好的赶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