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题征文|年
岁岁年,今又年

岁岁年,今又年

作者: 曼古乔 | 来源:发表于2021-02-10 23:08 被阅读0次

文/曼古乔

网图,侵删

一年中最期待的节日就是过年。

腊月一天天减少,过年的氛围一天天浓厚。自中旬开始,人们就为准备过年忙碌着。

除了遵照章程完成必要的旧俗以外,置办年货也是年末的一件大事。家里几口人,口味上有什么偏好,穿戴上有什么讲究,都得清清楚楚,购置吃的用的,兴许都比往日里周全些。过年前后差不多一个月的用度,都需要购置齐备。自然,几乎没有谁家一次能把年货买齐全,就算列出了清单,还是会想起什么,或者忘记什么,总得购买好几次,才能安心。

在外漂泊的人们都纷纷回到家乡,村里多了一些熟悉的名字、时尚的穿着、陌生的面孔,路上相见时的问候多是“好久不见”,“还认识么”,“这一年过得怎么样”,突然间发现,原来邻居、亲戚、朋友这么多,往日的冷清被温情与热闹取代,都是传统节日——“年”的缘故。

说起“年”,不禁想起关于“年”的故事。传说“年”是一位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放鞭炮,搭起火堆,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把三十那天除掉猛兽叫“除夕”,把初一称为过年。古代以农耕为主,禾谷一岁一熟,因此过年也称作过岁,一年一岁,就有了除夕之夜守岁的传统。

年的存在,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使得过年具备了神圣的起源。把分别很久的人重新聚在一起,走街串巷,访亲问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便是团圆的意义。

当第一张春运的火车票发售时,也预示着年的脚步近了。在异乡,年末还没回家的人见面,多是关心回家的行程是否确定。

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没有回家过年。就地过年,感受异乡风俗,也未尝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记得从前在他乡工作,每到年底,父母打电话总要再三叮嘱赶紧买票,早些回家过年。父亲最朴实的一句话便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大概中国人的恋家情节是根深蒂固的,心里永远割舍不了的是那份对亲人的牵挂。况且家里年迈的长辈,最期待儿孙们回家探望和陪伴。

灯笼已经挂起,春联已经贴好,“年味”只等待端上团圆的饭桌。晨曦中,鞭炮声声,“岁除”来了。漂泊已久的船,一一在家的港湾幸福地停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待树木吐芽,花香鸟鸣,我们再随百舸争流,乘风破浪。愿疫情早点过去,愿牛年吉祥、国泰民安,所有的美好都不期而遇。

相关文章

  • 岁岁年,今又年

    文/曼古乔 一年中最期待的节日就是过年。 腊月一天天减少,过年的氛围一天天浓厚。自中旬开始,人们就为准备过年忙碌着...

  • 今又岁岁

    文不对题,只是又到年底了,报账群里的年度大戏又开始了。 今年来了两个新同学,我在把重任移交出去之后极少点开时刻往外...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有人说,父母...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说话了今天要给家里打电话的,又忘记了。夜太深了,只能明天再说了,可是明天,我是否又会记得呢? 重阳节,在我的印象里...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又重阳,一样又不一样的重阳……来到几位老同志家中慰问,有的依然精神矍铄,有的日渐憔悴。 下午,我们来到一位八十多...

  •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上午紧张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忽然看到远方的同事张教授发来的信息: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长大了,觉...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当时光的钟摆一圈圈划过岁月的年轮,皱纹也悄悄爬上外婆姣好的脸庞,当年在外婆臂弯里的稚童如今已成为亭亭如盖的少女。 ...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 说是佳节,无从知晓佳在何处?只是更深切的体味到深秋的清寒和面对毫无准备事宜的无所适从。 经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岁年,今又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ll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