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
为了发展新生的资本主义,
欧洲的船队开始驰骋在各大海洋之上。
他们开辟了闪耀一时的大航海时代,
带领着我们开始了对这个星球的无尽探索。
(大航海时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类似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事情,
在大航海时代几乎每年都在上演。
最后靠着探索者们的激情,
我们得以了解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航海时代所探索的世界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
原来这个世界是圆的,
原来有七个大洲五个大洋,
原来......
我们越是探索,
我们越觉得自己渺小,
但也越来越刺激我们的探索欲望。
(大航海时代所探索的世界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
大航海时代结束后,
承接着前辈们的精神,
20世纪的探险者们
开始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星球。
1911年12月14日
阿蒙森团队穿过白茫茫的“雪原”,
最终胜利抵达南极点,
将人类的脚步进一步拓展到了地球的极点。
(阿蒙森团队首次抵达南极,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1953年5月29日
34岁的英国登山队队员艾德蒙·希拉里
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
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从此以后,
地球最高峰上的风景不再是一片幻想。
(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1969年7月21日
阿姆斯特朗
在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时,
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
也是在别的星球上留下脚印的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登月,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人类从不会停止探索
2018年11月27日
洞察者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
它承载着近200万人的姓名,
代表着人类对于火星的无限向往之情,
以及无限的探索欲望。
我们终有一天将登上火星,
踏出人类的又一大步;
我们要像面对南极的白雪皑皑一样,
挑战火星的“火红一片”;
我们也会像征服珠峰一样,
登顶火星的第一高峰,
也是太阳系的第一高峰。
(火星,图片来自NASA)
▼
我们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也错过了地球极限的征程,
那么就一起进入星际探索时代吧。
我们一起去火星,
向着最高峰前进。
(火星地图,图片来自NASA)
▼
硅谷钢铁侠Elon Musk,
一肩扛起了雄伟的火星计划,
在你出发前往火星之时,
他也会陪着你这个探索者。
有梦想的人,
在哪里都是闪光的。
即使所有人都不相信你,
但是你依旧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Elon Musk,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在出发前,
NASA也会毫不吝啬地送你一本
《火星救援》
说不定我们到了那边真的需要种土豆呢。
在登上SPACEX的太空船前,
站在起落架上看它的样子,
你会看到人类半个多世纪的征程。
1960年
苏联发射探测器火星1A号,
开始了火星探索的第一次尝试,
结果以失败告终。
虽然很遗憾,
但是任何的探索都需要付出代价,
我们没有止步。
(火星1A号,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1996年,
俄罗斯发射火星96号探测器,
最终未进入地球轨道而坠入太平洋。
2011年,
中国萤火1号变轨失败,
没有飞出地球轨道。
(SPACEX的重型猎鹰发射图,图片来自网络)
▼
一次次的失败,
没有磨灭我们的梦想,
而是让我们更加谨慎,
更加的向往。
1973年,
苏联发射火星5号,
于次年2月抵达火星,
捕获60张图片。
1997年
美国火星探路者成功着陆火星。
紧接着,
奥德赛,勇气号,机遇号......
一个个探索先驱开始向我们描述
那个寄托了我们无限遐想的星球。
(火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当我们飞出地球,
远离了我们家乡后,
我们在太空俯瞰家的时候,
说不定你还能看到:
加州年复一年不间断的山火、
万里长城连绵数千年的痕迹......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火,图片来自NASA)
▼
如果运气好一点,
我们还可以看到年初被马斯克
送进太空的特斯拉跑车,
(2018年2月7日,特斯拉送入太空的Roadster跑车与Starman艺术幻想图,图片来自NASA)
▼
当你还在想要不要开着跑车在太空潇洒时。
其实你不知道它早已是伤痕累累,
没了往日的鲜艳诱人。
车身的红颜早已被冰所覆盖,没了光彩,
毕竟太空可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2018年2月7日,特斯拉送入太空的Roadster跑车与Starman实拍图,图片来自网络)
▼
我们慢慢的离开了地球,
看着它的体型不断变小,
月球躲在它身后,
就像个害羞的小朋友一样。
再见,地球,
我们迟早会回来的。
(地球和月球,图片来自NASA)
▼
当我们离家越来越远,
眼睛所望到的将都是探索的前方。
太空的美轮美奂,
激发了我们无限的求索欲望,
继续向前,让我们Becoming a legend。
(太空星云图,图片来自NASA)
▼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
我们距离火星越来越近,
曾经对它的无限幻想,
都在我们眼前成为新的现实。
1964年
美国水手4号首次飞越火星的时候,
发回第一批21张模糊图片
就像遮着纱布的姑娘一样,
勾起我们的爱慕,
却又不能一睹芳容,
而这一刻,实现了!
(火星,图片来自NASA)
▼
我们最终的降落点在
MC-08亚马逊区和
MC-09塔尔西斯区的交界处
—— 奥林帕斯山上。
美国地质调查局将火星表面划分为30个四边形区域。每个区域都以当地特征来命名,同时冠以“MC”(Mars Chart的简写,意为“火星图”)的前缀进行编号。
(火星地势图,图片来自NASA)
▼
(火星,图片来自NASA)
▼
在着陆前,
我们可以尽情的欣赏一下
火星上的独特风景。
你可以看到疑似湖泊痕迹的白色区域;
(火星上疑似古湖泊,图片来自NASA)
▼
也可以看到犹如“神来之笔”的火星斜坡;
(火星上的斜坡裂痕,图片来自NASA)
▼
更令人激动的是媲美东非大裂谷的
火星水手峡谷。
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
宽30~100公里,
深度最高可达2,000米。
在地球上是最令人震惊的奇观之一。
(地球上的东非大裂谷,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而在火星上的水手峡谷,
虽然东西长度只有4,000公里,
但是南北宽度却有200~600公里,
深度最低也比东非大裂谷深,
为2,000~7,000米。
东非大裂谷被誉为地球的“伤疤”,
那么水手峡谷则更应该是火星的“伤疤”。
(火星上的水手峡谷,图片来自NASA)
▼
越过水手峡谷,
我们距离着陆点就不远了。
早在1971年,
水手9号探测器成为人类首颗火星人造卫星,
发现了奥林匹斯山,
这个太阳系的新高度。
从那时起,
这里就是户外探索者的目标。
(奥林帕斯山,图片来自NASA)
▼
而我们接过前人的棒子,
顺利的降落在了这个星球。
扬起的风沙是历史一刻的欢迎礼。
(火星着陆点,图片来自网络)
▼
在出舱前,
需要提前穿好火星服,
因为火星的大气稀薄,
空气中95%都是二氧化碳,
氧气仅仅占0.13%。
如果没有火星服供氧,
我们可能坚持不了一分钟,
就会失去意识。
(航天服,图片来自网络)
▼
当你踏出你在火星的第一步时,
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多年的好奇号探测器,
前来为你接驾。
要知道在探索自己不熟悉的户外线路时,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请一个户外向导。
而在这个红色星球上,
最有资格的就应该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不过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
不需要什么美元或者人民币,
只需要帮它换个轮子就行了,
因为它在这个星球上最大的麻烦就是
没有合脚的“鞋子”。
由于好奇号长期的跋山涉水以及无法适应火星地质而使得其轮子磨损严重,随时有陷入坑洞中无法动弹的危机。
(于2012年8月5日着陆火星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图片来自NASA)
▼
在登山前,
好奇号会简单做个开场,
算是登山仪式吧!
奥林帕斯山的覆盖面积和法国差不多大,
虽然它海拔是珠峰的两倍,
但是因为过长的直径,
使得它的坡度比富士山还要缓很多倍。
所以不需要有太大的登山压力,
而且这里的重力加速度不到地球上的一半,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进行火星徒步。
火星重力加速度3.693米每平方秒,地球为9.807米每平方秒。
(火星与地球对比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奥林帕斯山(拉丁语:Olympus Mons),是火星上的盾状火山,亦为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山。高于基准面21,229米,将近地球珠穆朗玛峰的两倍多,但更贴切的比喻是:地球冒纳罗亚火山从海底算起高度的两倍多,因为同样是盾状火山,且山顶都有破火山口。火山宽约600公里,约等于夏威夷群岛的宽度(夏威夷岛至可爱岛)。位于北纬18.4度,东经226度。在太空船确认它是一座山之前,地面望远镜中的奥林帕斯山是一明亮的亮点,被19世纪后期天文学家命名为“奥林帕斯山之雪”。
(奥林帕斯山与法国地图对比,深色区域为法国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
(奥林帕斯山与夏威夷火山、珠穆朗玛峰对比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这项挑战的起点为奥林帕斯山西北方向H0点,
徒步路程大约240公里,所需时间为15天。
(奥林帕斯山登山线路图,图片来自靴子探险)
▼
第一阶段
(H0 ~ H1)
这段的坡度为0~2度,
长度大约为50公里,
需要徒步大约3个太阳日。
这段基本为平地,
徒步难度不大。
火星的自转周期:24.6229h,每个地球日公转角速度:350.89°,火星的公转周期:686天,每天提供的角速度:0.52°,由于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两者相互抵消,净值为350.37°。所以一个火星的一个太阳日为24.660h。
(火星平原上的石头,图片来自NASA)
▼
第二阶段
(H1~ H2)
这段的坡度为2~4度,
长度大约为30公里,
需要徒步大约3个太阳日,
坡度开始增加,
但是基本也为缓坡。
一路上的小石丘开始增多。
(火星山的小石丘,图片来自NASA)
▼
第三阶段
(H2~ H3)
这里的坡度为4~6度,
长度大约为40公里,
需要徒步大约5个太阳日,
比起地球南极的白茫茫一片,
这里的红土地并未让我们舒服许多。
长期观看这片大地,
会让我们视觉过度劳累,
所以需要带着墨镜缓和一下。
第四阶段
(H3~ H4)
这里的坡度为6~8度,
长度大约为80公里,
需要徒步大约10个太阳日,
翻过这些略微陡峭的小山坡,
我们就距离太阳系的最高峰越来越近了。
(登山路上,图片来自NASA)
▼
第五阶段
(H4~ H5)
这里的坡度为8~10度,
长度大约为40公里,
需要徒步大约10个太阳日,
这就像珠峰的最后100米一样,
虽然不如珠峰艰难,
但是因为时间的长度也让人一样难熬。
不过这就是最后的征程了。
(奥林帕斯山山顶火山口,图片来自NASA)
▼
在山顶你不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因为由于奥林帕斯山的面积过于大,
以至于你在山顶,
根本看不到山的边缘。
奥林帕斯山上有六个破火山口,
记录着它曾经的喷发迹象,
我们不知道它何时会再喷发,
也许就在你登顶的那一刻,
这都说不准,
毕竟在他们面前,
我们是短暂的,毫不起眼的存在。
(奥林帕斯火山喷发幻想图,图片来自Astronomy)
▼
在太阳系的最高峰,
我们可以安静的坐着,
欣赏这个红色的星球。
虽然孤独,荒凉,
但因为我们的造访,
而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火星救援》剧照,图片来自豆瓣)
▼
这里的日出比地球上的纯粹许多,
这里的一切就像我们数亿年前的地球一样,
这里将是生命的新开始,
也是太阳系文明的一个新起点。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
我们将会更谨慎的对待这里,
因为我们已经给了地球无以复加的伤痛,
而这里将是我们赎罪的地方。
(艺术家陛下的火星日出,图片来自NASA)
▼
总有一天,
这里会成为我们的“新大陆”,
我们在这里生存,繁衍,
在这里孕育,抚养新一代火星人。
我们无尽的探索,
也将借由火星,
不断延伸,
在茫茫的星辰大海中,
寻找和我们同频率的生命。
我们将不再是52赫兹鲸,
我们是永不止步的探索者。
(人类未来火星探测幻想图,图片来自网络)
▼
也许再过几百年,
我们的子孙发现太阳系之外,
有着更高的山峰,
有着更神秘的星球,
当时的他们不会认为我们落后,
而是像《人工智能》里所说的:
“你是人类最宝贵的记忆,你证明了他们的天才”
而那个“你”就是我们现在探索的每一步。
(太阳系,图片来自网络)
▼
1.关注本公众号或者在后台回复【火星】有火星上最振奋人心的语音。
2.以上为火星最高峰登顶的简单模拟,期待“洞察者号”火星探测器进一步探索火星,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为未来的火星探险做准备。
3.对于文中部分内容有意见,欢迎后台回复,希望您不吝赐教。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