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断地累积,到了足够多的时候,便会感觉人生是成功快乐的。”
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才能信任别人,别人也才能信任他。所以,没有自信的人找工作特别困难。自信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当一个人信赖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时,他便无需经常显露力量出来。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感到力量不足,他便自然地经常呈现出“我有能力”的示威行为。这些示威行为就是一般人说的过分自信了。
跟你说个武侠故事:一个少年上山学武功,十八岁时学艺完成下了山,来到一家酒楼, 他大大咧咧地坐下,把宝剑“啪”地一声横放在身前的桌子上面。他这个动作有两个信息要告诉其他人,第一,我是懂武功的,你们要小心啊。第二,我的剑就在手旁,你们不要乱来!十年后他的武功大进,已经成为大侠,什么武器都不需要随身携带,因为他能运用身边的任何东西作战,然而在平日里他跟普通人一样地温和,碰见他的人,还以为他不懂武功的呢!
你看,要提醒别人自己有力量的,都是力量不足够的人。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力量时,无论什么事,无论是否突发,他都能够轻松应付,便无需把力量显露出来。因此,真正有力量的 人,坐在你旁边,如果他不开口说话或者有所行动,你甚至不大察觉他的存在。反之,要不断用种种言语、行为来炫耀本人力量的人,他们的内心实在是欠缺力量的。
再说一个武林故事。话说当年天下大饥荒,所有门派都无法维持生计,只得把门徒遣散 下山。一位16岁的少侠,学得一身好武艺,也要下山闯荡江湖,并且带着一个5岁的小师 妹。这个小师妹精灵活泼,少侠平时就是最疼爱她,师父把照顾她的任务分配下来,他也乐意接受。
他们下山后来到一个城镇,少侠想卖武赚钱,跑到市集一看,原来多个门派的人都 已经由于同样原因而在舞刀弄剑。城中的人见得太多的卖武表演,没有多少人愿停下来观 看。少侠想:和这些人一样的舞舞刀枪,肯定没有什么收入,必须另想办法。他在山上练过梅花桩,就是在几根木头上跳来跳去练刀法剑法,已经有—定的造诣。这个功夫需要的功力比一般的高,他看不到有哪一派的人在市集里表演得比这个水平更高,就决定以梅花桩上舞刀为号召了。
为了增加刺激和惊险性,他在木头之间放一些刀刃。的确,从第一天开始,他的表演便吸引了一大堆人来看。
只是,每次他在梅花桩上跳跃舞刀的时候,那顽皮的小师妹就把那些木头搬弄不停。常常在他跳高时才发现木头已经移了 位置,使他很窘,只是他艺高人胆大,每次都有惊无险。
每次梅花桩上舞刀的收入挺理想, 但是当观众散后少侠便大骂那师妹一场—毕竟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养活他们两个,小师妹怎可以这么顽皮呢?若师兄有什么闪失,以后谁照顾她?每次给师兄骂了小师妹便大哭一场。师兄见到师妹这么可怜便又心软,又想办法把师妹哄笑了,同时再叮嘱她明天绝对不要再次这样,两人便开开心心地吃饭去了。
这个过程,每天都重复一遍,小师妹就是没法停止顽皮, 总把木头搬来搬去。五年后少侠的武功大增,已经练成了草上飞绝技。落脚处没有木头他也可以在刀刃上轻轻一触便再跳来。这时,他已经绝对不在乎顽皮的小师妹如何搬弄那些木头了。
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足时,他会要求其他的人事物按着一定的规定存在,若有什么变动他 便大发雷霆:你们不动我都已经这么辛苦,你们偏偏就是要跟我过不去!而当一个人有足够的力量时,他是无惧于事物的不稳定或者变迁的。
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信,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爱,自爱就是“爱护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事物能够带给你的价值直接决定了你对事物的爱护程度。试想一想:你有两部车子,一部每个月为你赚十万元,另外一部每个月为你赚五万元,现在两部车都坏了,而你只有足够的钱去修理其中的一部,你会送哪一部车去修理呢?当然你会先修理可以为你赚十万元的一部。
从这个例子你看到:能够给我价值的东西,我都会爱护,而且,越能为我取得所追求价值的东西,我就越会爱护。反之,对我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就算丢掉了也无所谓。自信即 信赖自己有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自己越有能力就越爱自己。
所以,我们就必须先 有“自信”才会有“自爱”;同时,我们必须有更大的“自信”才会有更大的“自爱”。一个人必须先爱护自己,才能爱护别人,而别人也才能爱护他。不爱护自己的人,不会爱护孩子(例如带着孩子一起自杀的父母),不会爱护企业(偷公司钱财的员工),也不会爱护国家(贪污渎职的官员)。
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尊,自尊就是“尊重自己”。
一件很多人都爱护的事物,例如国旗、寺院;一个受到很多人爱护的人,例如国家领袖、英雄、智者,必然受到 很多人的尊重。
一个人也必须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而别人也才能尊重他。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人的行为被认为是缺乏心理素质的表现,也就是使人没有想尊重他们的感觉。
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足够的自信,因而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爱,也因而没有足够的自尊。没有足够的自尊,使他们不能尊重别人,因而别人也不能尊重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