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集话题
开车、走路、等电梯时我经常会有一些灵感出来,比如上次开车时,我在回想小小老师的写作课内容时,突然就联想到应该写一篇类似“写作模型”的文章,于是接下里就开始想素材、吃饭时也在想,而且在简书上写下了这个标题,结果饭后一口气就把文章写出来了,从有了话题到成文这个过程非常的紧凑高效。
碎片时间记录话题是我近期经常用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然,也有记录下来目前还没有成文的,比如“读者是皇帝”、"如何从零开始写作"、“你敢关机吗”等现在只是列了话题出来,还没有写框架找素材开始写作。
二、确定目标
当你把所有灵光一闪的话题都记录下来以后,你一定会根据你的知识结构或者经验判断出那个话题应该优先写作成文。这样,你就可以在一堆目标话题里找到现阶段的适合目标了。只有备选话题多了才能更快地找到马上要写的话题。所以,先储备后确定。有了目标接下来就可以很好的引导我们的精力分配了。
三、精力分配
有了写作话题的目标,那么围绕话题就要开始罗列框架、收集素材。收集素材的方法有四种:一是阅读、二是交流、三是观察、四是思考。前两者需要固定时间和对象,在碎片时间没有办法执行,但后两者确实非常适合在碎片时间进行的,这样一切的碎片时间因为有了既定的话题,所有的精力都可以适当聚焦,效率也提升了。精力包含体能、情感、思想、精神四部分。
不能精力聚焦的人就会一会儿看看新闻,一会儿刷刷朋友圈,一会儿又看看视频,这样没有目标的碎片时间纯粹是在消磨时光浪费时间。
精力金字塔
四、写作成文
有了话题,又用了大量的碎片时间收集素材,整个文章的结构框架基本就成型了。碎片时间合理高效的利用就变成有效的利用时间,成文是水到渠成的。以我目前的写作经验,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只要在选题、素材收集、组织框架有所准备的话,一般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成文了。
这相当于说,我们要跑一个42公里的马拉松,但在跑的工程中分成10公里左右的4个小目标,这样跑起来就容易达成了,据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是用这种方式跑步并成为多个马拉松冠军的。
我们把写作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找话题,第二阶段是确定话题,第三阶段收集素材,第四阶段成文。把以上内容分别分拆到每天的碎片时间中,这样把看似碎片的时间有机的整合成了一个写作时间段。碎片变成了整体。
以上是我对碎片时间管理的心得,希望对你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