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朴树,喜欢他特立独行的那种潇脱和不羁。当然,普通人只能向望,如果当真,你得有足够的才华,支撑这份任性。
岁入中年,感性愈来愈被理性辗压,甚至有时候仅仅是拿笔重温一段曾写的诗词,都有些茫然无绪。甚而打开多年前的博客,读里面的文字,都有疏离的陌生感。文友们的点评还在,却像从来没有来过。
友人说,很可惜你没有坚持,你的散文和现代诗很有味道儿。接着发过来朴树的《那些花儿》。其实《芳华》并没有看完,因为触心而胆怯于残忍的演绎。
多久没有真正为心情写过一段文字了?多久没有触景生情,用感性叙述生活的当下了?就在深夜写下这段文字的早上,一个人凌晨伫立在阳台上,看不远处运河岸上的灯光。恍惚中很像多年前离开晋中山区,一个人远来沧州的心境。
羁旅匆匆,从年少到中年,浮萍一路。一个人就像一株孑然于沙漠的树,望尽风沙,体味无尽的苍凉。
天涯何处寄此心,望尽风尘无故人?
友人把新写的散文发给我说,还记得2010年那个夏天吗?你一口气写的十首组诗。
翻着博客,却无论如何凑不出友人说的那些诗。 友人散文写的是5年前文友交流的故事,原谅我的任性,好多评论从新浪搬家搜狐时已经删了,如今搜狐博客半死不活,一年登不了几次。但还是被友人细腻的回忆感染,为曾经有过如此的激情而感动。
一路走来,当初那个懵懂的少年,多愁善感的孩子,心已经结了厚厚的茧。作茧自缚困住了感性,不复再有哪些丰沛的情感和灵动的敏感,支配一段段历经的文字。
当你老了,看淡了四季转换,无论多冷的冬,也不会埋怨;无论多热的夏,也不会心炎。不会再傻的把常情当成心异的异数,因为冷热才是人生。
那些开在身心处的花儿,早已经天涯路远,相忘于江湖。此刻,无边无际的黑暗,反而让人感到静寂心安。
俯看过往,前望征途。穿越时空,向自己招手,嗨,这一程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