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孩子的爸爸,女儿8岁。我就说说爸爸。
我的女儿很幸福,虽然作为爸爸,我要求很严格。练琴严格,读书严格。
记得女儿婴儿时,周末和下班,最多的时光,就是推着婴儿车,漫步小道或是公园。很多妈妈们或者奶奶级别的,投来异样的眼神,常问:孩子爸爸,你不上班?孩子妈妈不在家?
看孩子,陪孩子,什么时候成了母亲的专利!这里本想打个问号,改成叹号吧。我就是这样的人,我舍得大把的时间用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几年,6岁前就这么过去了。读读教育的专注,你会知道孩子6岁前,是多么的重要!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抓住了6岁前,就抓住了孩子幸福的一生。孩子的用心陪伴和精神的安全,以及全方位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儿女出生前后,都高度用的音乐手段。出生前大量的听,出生后,继续听。当然是,全部是古典音乐。
四岁开始,大量的诵读《论语》《道德经》《大学》等,塑造了很好的毅力和性格。当然,孩子是天然不喜欢读的。这些高度智慧的书,读起来也绕口,不逼着读,不鼓励着读,我不亲自陪着,我不是一句一句领读,孩子怎么可能读!
正是有这种高度经典的音乐熏陶,女儿很好照看,很容易沟通,在婴儿车里,从来不哭不闹。幼儿园的老师说,就喜欢李抒腾的理性,不温不火。
我经常看到的画面:某个餐馆,爸爸陪孩子吃饭,孩子高兴的玩手机,看视频或打游戏。看的异常投入,本来是父子的交流时间,一次次的浪费。你想,除去孩子上学,写作业,吃饭时是多么重要的交流机会!爸爸们可以知道孩子的上学的趣事,知道一些孩子的对问题的看法,彼此交换意见。这是很好的教育。你让孩子沉迷手机,沉迷游戏,爸爸们确实做了很不好的引导。
换做我,坚决不能让女儿玩手机的。一起做做游戏,讲讲趣事,听听女儿讲,我顺便插插话,这是多么好的交流。也有很多次,是我故意的,吃饭时我故意带《道德经》,因为每篇很短吗,可以读几张。其实,有时候带着书,也确实没读,但是我想说的是,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爸爸很爱读书,时刻惦记着读书,那么孩子的读书兴趣,不就这样养成了吗。
暂写一二事,说明爸爸的重要性,爸爸们不要做隐形人。教养孩子,爸爸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