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要去远方,我们何以放心?

孩子要去远方,我们何以放心?

作者: 张浩永恒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1:58 被阅读68次

1

我发现我的思想是跳跃的,纷繁的,这不是问题,反而是极大的优点,思想无边界,天马行空,唯我独行。

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婴儿如此,到生命的尽头亦如此。只是到了快40岁的今天,到了龙美,听了干国祥老师的亲自解读,我才慢慢体会到“群龙无首”的重要性,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又能尊重别人的以自我为中心,方能慢慢脱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思想上的自由是干老师赋予的,更是自己努力获得的。

不过,面对一节课时,这样无边界的自由思想就不妥了,自由受制于不自由。

(1)

首先,课受制于学生,学生处于什么层次,他(她)是否能接受你所说的观点,举例来说:你要讲“什么是正方形”。

面对一个初中生:“正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这四条线段都是相等的。”这个初中生马上质疑:“四个角没有要求吗?”,我马上补充:“四个角都是直角”。于是,在对话交锋中,教育完美落幕。

面对一个小学生:“正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四条线段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小学生听不懂:“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封闭图形?什么是直角?”,甚至还会问:“什么是四条线段都相等?”,这时,你会感到很挫败,小学生会感到很迷惑。为什么?因为你在用学生不清楚的概念来解释新的概念。

面对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你拿着一个正方形地纸,耐心地教导:“看,这是正方形。”这个婴儿可能把这张纸往嘴里塞,或者干脆踢你一脚。

(2)

其次,课受制于时间,一个知识的形成往往经历很长时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比如:汉字从甲骨文演化到今天。也就是说,40分钟的时间基本上不可能让学生经历独自摸索、进而创造知识地过程,但是我还想让孩子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甚至创造知识,这何以可能?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巧妙设置导引问题,适时组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使整个课堂就像一首交响乐一样,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思维过程,进而指向不同学生,在这其中,老师只不过是一个年长者而已)都发声,最终,学生沿着便捷的思维通道经历了识的形成过程,顿感知识之伟大、学习之美妙!

2

周五晚上听了一节初三数学课,有话想说。

数学老师惜字如金,题目中出现的每一句话,都要逻辑地分析。比如题中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两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你会想到什么?“首先,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由相似三角形你又想到了什么?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好,继续看下一句……

当读完全题,老师也把这道题做完、讲完了,在这期间,学生如痴如醉地听着或者呆滞的听着,仅有的几句回答不过是老师完美讲解的几个点缀。后来也有几个没有被这种思路淹没的孩子试图表达,老师只是匆忙地点头肯定:“这样想也可以”。

然后,老师又马不停蹄地把具体的数字转化为字母,抽象出一般情况,然后苦口婆心地、语重心长地说:“初三学生要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总结出一般情况,进而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因为数据可以来回变,但是原理性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解题是有套路的,千变万化不利其宗,这个宗就是套路,就是原理。”

(1)

听完了这节课,我忽然想起了乐乐的小学数学老师赵瑞霞老师,赵老师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

面对一个问题,孩子们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然后是全班分享,课堂的高潮往往是分享阶段,一个个小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个小听众在倾听中询问、质疑、补充,解题思路不知不觉中水落石出,退居幕后的赵老师总是适时出现,把对话引向更高的所在。

更高的所在就是对具体问题的提升,就是对一般规律的把握,这是重要的,但远远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发展出不同的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个意思,尽管有的路曲折,但是重要的是这条路是孩子发现的,甚至可以说是孩子创造的,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畅快,走得开心!学习是快乐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成人眼中的所谓“弯路”有时是必须的,谁都知道跑是快的,走是慢的,爬是最慢的,但是从来没有父母责怪婴儿的爬,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接纳孩子们繁琐一点的解题思路呢?

那些只想让孩子获取知识的,或者再功利一点,那些只想让孩子获取好成绩的,或者更功利一点,那些只想让孩子获取成功的,你们要的究竟是什么?是成功吗?是一时的成功?还是真正的成功?

爬得欢快才走得稳当,走得稳当才跑得协调!我们要像尊重孩子学走路一样尊重孩子学知识。

(2)

不同的阶段,孩子的思维是不同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孩子的思维开始走向形式思维,在上周五晚上这节初三数学课的讲解中,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形式思维:“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进而得出一般情况,这当然也是极好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孩子越大,他的能量就越大,如果老师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们异彩纷呈,再提升总结,那样学习就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需求了。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需要一天天放手,因为终有一天,孩子要去远方,到那时,我们何以放心?

当和我一样高的孩子面对一道难题时,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一博,孩子将在搏击中积累经验,就算摔几个跟头也无伤大雅,我只是一个在你身边以确保底线和安全的守护者,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讲,道理有用,这几个跟头更有用,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从错误中学习,摸爬滚打中站起来的孩子,我们才放心啊!

写于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上午

相关文章

  • 孩子要去远方,我们何以放心?

    1 我发现我的思想是跳跃的,纷繁的,这不是问题,反而是极大的优点,思想无边界,天马行空,唯我独行。 人是以自我为中...

  • 远游必须明确去向——《回到春秋读论语》第85章

    人生常常需要去向远方,但不管到哪儿,都要让父母放心,自己也能安心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远行。如果非要去远方,...

  • 叫我如何不远行

    不行远方,何以明志? 不行远方,何以解忧? 不行远方,何来知己? 不行远方,何来乡愁?

  • 从我们要去往远方开始

    我们为什么要去往远方? 因为远方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想遇见的人。 如果远方没有了我们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人,我们还要去...

  • 远方

    妈妈我要去远方背着我的壳学着去长大 妈妈我要去远方我要去遇见和我一样的娃 妈妈我要去远方离家的孩子要经历风吹雨打 ...

  • 草原札记第2天 初入草原

    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远方? 左思右想如果不是因为要去寻找远方的爱人, 那一定是想要去远方看看,看看未知的风景...

  • 何以远方?

    先前 你在一个地方 想去另一个地方 当你要走 却发现不知要朝哪个方向行走 后来 当你走了一段 意识到 方向 并不止...

  • 给弟弟看孩子的爸妈

    弟弟的孩子断奶了,弟媳想要去上班,爸妈便接管了看孩子的任务。孩子被接回农村照料,他们也倒放心。偶尔休...

  • 为你的独立加油

    2017年10月21日。因为爸爸要去单位值班,妈妈去上班,孩子自己要自己去体校练球,虽说离得不远但是我们还是不放心...

  • 中甲联赛杭州绿城 VS 大连超越,一分钱抢现场球票!

    不亲临现场,何以感受现场的震撼和疯狂?! 所以 我们要去现场听演唱会, 要去现场听话剧, 更要去现场看球赛, 去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要去远方,我们何以放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v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