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回家,感触颇深,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推文,说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清明回家扫墓祭祖,那些比我们长几辈的老人,记忆中几乎是没什么印象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一直回家扫墓,每年要给他们上一炷香——是因为我们不能忘本。我们来自父母,父母又来自父母的父母,祖祖辈辈,代代传承。每年回老家扫墓,就是为了追本溯源,记得自己来自哪里,我们的长辈来自哪里,这种庄严的仪式感,再没有别的什么节日可以替代了。
回老家,除了见到父母以外,几年未见的二伯也回来了,今年已经66岁的他,自己身体并不好,还是回来扫墓了。几年没见,确实已经非常苍老了,突然又十分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二伯常年在外居住,少小离家而老大回,对家乡的浓厚的感情,我们这些晚辈都能明显地感觉得到。我们每年回家扫墓祭祖,也能料到,总有一天,会是我们带着我们的孩子来,甚至是孩子带着孩子的孩子来。这种浓厚的乡愁,希望能是代代相传的吧。想起2009年湖北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文中的情景,大抵就与当前的无异了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身边的长辈也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们只能尽力做到,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