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跟老公说,最近一篇很火的文章《那个卖掉500万房子离开北京的年轻人,两年后怎么样了》讲述了一个两次离开北京,后来又回了北京的故事。
2011到2012年,他在腾讯工作,税后收入过万,但在2012年12月坚决离职了,离职的理由,与大多数逃离北京的人理由差不多:房价太贵、房租也贵、工资太低、交通太堵、上班太远等
如此循环,日复一日,每一次,赶地铁的时候都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为什么留在北京?在这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老公说,那他可以回到老家。
我说,他确实逃离了北京,回到老家了。结果呢?
结果就是3年后的现在,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广州买房,因为,北上广深四个地方,惟有广州的房价是他勉强能搭上车的。
离开北京后,他在老家买了房子,心想他一个写作的人,在哪儿都可以写,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创作,结果却是,买了房子两年,至今没有不动产权证,因为小县城里房管局、国土局、税务局争权夺利互相扯皮,搞不清楚如何办证;去办理身份证、各种通行证,公务人员一脸高冷加恶声恶气,在一切都靠熟人关系的“人情社会”里,他格格不入,像个异类。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份跟互联网沾边的工作,进了公司做了几天才知道,竟然让他做网管。他一个高级架构工程师,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也就算了,还要做网管,还要修电脑?
想约朋友去咖啡厅坐坐,抱歉,没有!想去吃个海底捞、绿茶、呷哺呷哺?没有。就连想去吃一次垃圾食品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个倒是有,只不过名字是二合一的“麦肯基”。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3380/f0fdc7634c2c2bfb.jpg)
你可以想象,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的外地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各种不适应的窘态吗?
2
我说,如果你回去了,你觉得习惯吗?先不说回去习惯不习惯。就说我们以前住在武昌区,离上班近,离图书馆近,离公园近。上个班只要两个站6分钟加步行最多20分钟,现在上个班要35分钟;你去湖北省图书馆看书,舒适的环境让你一整天都不想走,和现在汉阳区图书馆相比,你简直都不想呆。去上班的途中你还可以欣赏下沙湖公园的美景;再说你现在上班的地方在楚河汉街,虽说你不喜欢逛街,但你就是拍个照片,背景都是好看的,如果你以后调到其他地方去,可能都会不适应。
大城市,像是一座充满魔力的城堡,它真的可以实现你天方夜谭般的愿望,但也可以将你无情打落底层,让你看清楚社会的残酷,它有最美的一面,也有最现实的一面,而这就是大城市。
当然如果你为了省房租,住在很偏僻的地方那另说,你肯定享受不到好的资源。
我问,你觉得我们回得去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差异,突然发现,我们都回不去了。
3
知乎上曾有一个,非常火爆的问题:"为什么在大城市那么累,很多人还是选择留在北上广?"
相信2016年的一本畅销书里,有段对白便是很多人心中的答案。
"——你为什么呆在纽约?
——我的野心那么大,
只有最繁华的都市才能装得下。
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地方,
大到足以容纳如此之多,
肆无忌惮、漫无边际的欲望。"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一个人的眼界最重要。
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最美的地方,看过最美的风景,看到过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壮丽而辽阔,看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么你会安然接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苦难。因为如果欢乐必不可少,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暂时的挫折和困难。
你心里会明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所以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地努力。
或许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你拼命的去创造价值,要么你安静地等待老去。但是,只有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享有内心深处的波澜不惊。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你要在年轻的时候,待在一个大城市。
它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它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你才有资格认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