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河西走廊》——观后感

《河西走廊》——观后感

作者: 爱丽丝快跑 | 来源:发表于2023-09-14 16:38 被阅读0次

    我虽是一名文科生,但被华哥称为“假文科”。因为我的史学知识比较薄弱,谈话间难免张冠李戴,贻笑大方。之后,我在华哥的影响之下,开始品读经史,丰富自己的史学知识。常言道:“以史为鉴,可明得失”,通过读史书让我感悟颇丰,获益匪浅。  

         今年以来,经历创业失败之痛,正当迷茫之际,无意间看到了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面对历史大舞台、辽阔大自然,对比下来,我经历的所谓失败变得不值一提。当你觉得迷茫时就去读书,当你觉得难过时无处发泄那就去运动,阅读拓宽视野,运动则让人乐观。成功不急一时,水到自然渠成,终有那么一刻,会有一个舞台供你独舞。

         有这样的一条路,改变着世界和你我----丝绸之路,在我们的认知里,丝绸之路大概就是沙漠、戈壁、驼铃的印象,却可能并不了解它有多美,多重要。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第一次将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古代通道名为“丝绸之路”。而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一端连着中原文明,一端连着神秘的西域,除了海洋之外所有的地理地貌之美,在河西走廊你都能一一领略。

           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在运行了64个年头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大增,财富殷实,但有一个游牧名族一直压制着这个帝国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匈奴。匈奴像一个炸药包,弄得中原历代君主寝食难安。为了摆脱匈奴对自己国家的束缚,汉武帝想通过拉拢西域各国,东西夹击,赶走匈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河西走廊这条通道诞生了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两千年前,一位27岁的青年人,为了自己帝国的安稳发展,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去探索的征程,他就是张骞。这条路是未知的,危险无处不在,由于匈奴人控制着河西走廊,毫无悬念的,张骞和他的使团被匈奴俘虏了。被俘虏期间,匈奴人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希望从他们口中套取更多关于汉朝的情报,并试图说服他们为匈奴效力。张骞都拒绝了。

         时光匆匆,张骞在匈奴人的监管下生活了9年,9年时光,足以磨灭一个人的雄心壮志,但张骞从未忘记他背负的使命,在一次偶然机会逃出了匈奴人的管控。逃出之后,他并没有回长安,而是继续西行,完成汉帝国交给他的使命。他们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高原,终于来到他们此行目的地——大月氏。张骞在大月氏滞留了一年多,并没有说服大月氏联合汉帝国一起抗击匈奴,尽管有些失望,但他依然认为不虚此行。返回长安时,张骞再次成为匈奴的俘虏,他认为这次必死无疑,但匈奴人宽恕了他,而他在匈奴首领病逝之时,再次出逃,这次出逃也带上了他的匈奴妻子,成功的回到了长安。

          这次出使,历时13年,几乎快被遗忘的男人。纪录片拍摄张骞返回长安,站在城墙外的山头远眺长安城,匍匐在地,长跪不起,我感动不已,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坚持着最初的那份信念,穿越荒凉的沙漠、历经多年的洗礼,依然完成汉王朝皇帝的使命,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份初心吧。在被俘虏的9年里,他完全可以为匈奴人效力,也许命运就此改写了。但他没有,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念,不管艰难险阻,从未忘记为了自己的帝国繁荣昌盛,为了那个使命,一直在努力。

         去时是一位英姿焕发的青年,归来已变成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张骞的这次出使,汉帝国开始与西域各国互通声息,使得东西方得以自由交流,丝绸之路初见端倪,影响深远。

          有这样一个人,为打仗而生,17岁随军出征,立下战功,19岁击退匈奴1000公里,他叫霍去病。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战功,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府邸,他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年少英勇却不自傲,一生征战沙场从未悔恨,征服河西走廊像是他命中早已注定的责任与使命。

         公元前119年夏,为了巩固河西战果,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一路大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击匈奴本部。而霍去病带领的军队在全歼匈奴主力之后,一路冲到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河西之战结束后,汉帝国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收复河西走廊像是霍去病一生的宿命,23岁离世,任务完成与世长辞。

         常惠,一个不被大家熟悉的人物,历经三朝,六次出使西域,曾被匈奴扣留19年,是一位汉朝中期的外交活动家,史称“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了帮助乌孙抵抗匈奴;第二次出使西域,告知乌孙大汉的军事意图,协调乌孙与汉军联手,共击匈奴;第三次出使西域,为了加强汉朝与乌孙的联盟,并奖赏乌孙有功的军士;第四次出使西域,为了解救被匈奴围困的屯田士卒,而这些屯田士卒的首领叫郑吉,而他也成为西域都护府的首任都护;第五次出使西域,护送相夫公主出关,为乌孙归汉竭尽全力;第六次出使西域,坐镇乌孙,屯田楚河,发展农业。

        常惠把半生的精力奉献给汉朝与乌孙和好的大业,劳苦功高,值得我们称赞。

         公元605年,58岁的裴矩来到张掖,寻访商户,了解西域风俗、地理、物产、制度等,并编成《西域图记》,里面详细记载了当时西域44国的情况,并绘制了大量地图,详细介绍了从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重要的通道。

         由于当时河西走廊的商贸活动,都是民间自发的交易,缺少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促进和管理贸易活动。裴矩借鉴仓慈的做法,鼓励西域商人和隋朝经商,降低甚至免除关税,政府为商旅提供免费食宿,保护往来商客安全,增加交易范围和内容。

        裴矩将此次出使西域的收获向隋炀帝汇报,并献上了《西域图记》。隋炀帝大喜,派他再次返回张掖,为隋炀帝初访河西走廊做准备,就有了在阴山下,隋炀帝主持的二十七国首脑参加的商旅大聚会,史称“第一届世贸大会”。

         裴矩,经历了北齐、隋、唐三个朝代,为中原王朝开拓的西北战略,扎扎实实给唐王朝的统治者奠定了稳固平顺的基础。

         公元311年,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长达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和大混乱格局,血腥屠杀、民族压迫,曾经的沃野已成炼狱,儒家文化更是一度面临灭顶之灾。

         为了生存,一部人南下,在江南建了东晋;一部分西迁,到了河西走廊。其中,有一个人叫郭荷,带着数代家传的经史典籍来到了河西走廊。身处乱世,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能做的,就是读书做学问、开馆讲学。在这批人的影响下,河西走廊学风日盛。

         而郭荷有个弟子叫郭瑀,传承了他的做法,在这条通道上向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尽自己所学,让他们明白儒家思想的真谛。同时,郭瑀带领弟子在学习之余,在马蹄山开凿石窟,而这片只为安身而建的石窟,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造像圣地,同时成为那个时代河西走廊上儒家与佛教两大文明的交汇见证。

         郭瑀有一位最得意和喜爱的弟子,叫刘昞,也是郭瑀的女婿。刘昞目睹了老师郭瑀出山失利到最终死去的全部过程。就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鼓励自己,昼夜苦读,大量饱览当时中原世族避难河西时所带来的的珍贵文献典章,并为之作注。他一生著述不下一百二十卷,是五凉时期学术著述最多的学者。

         在当时混乱的局面,在河西走廊,依然继续着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并形成了与中原地区相对应的地域文化系统。

        《宋书》记载,河西地区曾向东晋朝廷进献了154卷典籍,其中包括失传已久西晋以前的古籍。魏晋时期名著《人物志》,就是由于刘昞为其作注而在河西走廊保存下来,并得以传回江南的。正是有了无数个人像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这样的人,华夏文明的根脉才生生不息。

          莫高窟,这座中华历史文明的宝库,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承载着四世纪以来中国的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数不清的灿烂文化。我有幸在09年、14年参观了这座宝库,而09年的那次旅行,成为我最想回去的而回不去记忆。

         记得09年参观莫高窟时,游客严格遵循导游的要求,不拍照、不大声喧哗,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听导游的讲解,并且带着虔诚、敬畏的心参观。而14年参观莫高窟时,游客多了,照相的人也多了,好像只为到此一游,并不是为了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经济高速发展,然而人类的素质却没有得到提高。14年的那次参观,我有些失望。

        《河西走廊》详细介绍了莫高窟220窟的由来,而我很幸运在09年参观了220窟。220窟是莫高窟的代表窟,又是唐代艺术的精品洞窟;该洞窟开凿于唐朝贞观十六年,并且墙壁留有确凿的营建年代和丰富可靠文字史料,记载了一个家族300年的轨迹。该窟的艺术风格由于不属于敦煌本地所有,而是来自同时期的唐都长安艺术文化,因此成为了研究唐都长安艺术的重要途径。

         由于莫高窟地区的风沙、沙尘暴,会使壁画脱皮、开裂甚至脱落,游客在参观石窟时由于温度、湿度、空气变化,也会影响壁画的保存。然而壁画是不可修复的,随着时间的流失,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也许若干年后,莫高窟会不会消失于大漠,消失于风沙。因此我们应该很庆幸还能看多几眼,见证一个璀璨的文化遗迹。

          我认识了为了将佛教传入中原的传教士鸠摩罗,即使被困凉州17年,忍辱负重,也并未放弃自己心中的执念,选择接受当下,沉淀自己,学习中原文化、书写汉字;终于在17年以后,离开凉州,前往长安实现他的梦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出自鸠摩罗翻译的《心经》。他将印度佛经翻译成汉语,1600多年没有人去增减或改变一个字。当你以为你已经在低谷的时候,不如接受当下的局面,将自己下沉扎根,学习更深的知识,也许命运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转变,而你长时间的积攒也将会在那时绽放。《河西走廊》用时三年拍摄完成,告诉人们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中心,是吐蕃文化与佛教文化交融互动的地区,也是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能源战略大通道,是中亚、新疆的油气资源进入中国内地的中转站。

         我很庆幸在我迷茫时看到这部令人震撼的纪录片,让我用更深的眼光和更大的视野审视自己。

         我知道了,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名字的由来,汉武帝为了完全掌控西域,打通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设立了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的每一个命名都有着独特的含义:

         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

         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

        敦煌,即盛大辉煌之意。

         年少不知历史的厚重,只有不断品读经史、名著,才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学习古人,不管处于何种环境下,不忘初心,坚守内心的那份信念,坚定不移的努力。敬畏大自然给与我们人类的包容,一直在索取,而它毫无怨言。

         我曾参观过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和具有灵性的塑像;踏上过汉长城;感受过鸣沙山的沙子细软;欣赏过张掖丹霞色彩斑斓,却未真正理解这条通道历史意义。我想再重新走一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西走廊》——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wmvdtx.html